漾舟乘水便,因访故人庄。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
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
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诗词:《西山寻辛谔》
漾舟乘水便,因访故人庄。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
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
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中文译文:
在西山寻找辛谔
轻轻地乘船而行,来到了故人的庄园。
夕阳映照在清澈的江河之中,有谁说只有鱼儿才能自在?
透过石潭窥视,洞中景象一览无余;经过沙岸,历经种种曲折。
远处有竹屿上的人垂钓,茅斋中传来读书声。
忘却尘世的纷扰,只沉浸于夜晚的静谧。
回到家中,一瓢饮酒,常常如此贤明和安逸。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作品,通过描绘一个寻找故人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真正智者的赞美。
诗人乘船漾舟,随着水流顺利前行,来到了故人的庄园。夕阳将整个清澈的川流染上了金黄,诗人感叹,有谁会认为只有鱼儿才能自由自在呢?这里蕴含着对自然自由状态的羡慕和向往。
接下来,诗人透过石潭窥视,洞中景象一览无余,沿着沙岸行走,历经曲折。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寻找故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旅程,同时也展现了人生道路上的曲折与艰辛。
诗中出现了竹屿上的人正在垂钓,茅斋中传来读书声,这是对安静生活的描绘。在这个景象中,诗人感受到了宁静与安逸,对于远离尘嚣、专心于钓鱼和阅读的人们表示羡慕和赞叹。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忘却世俗纷扰、专注于内心宁静的向往,也表达了回到家中,喝一瓢酒的愿望,这是对于简朴生活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安静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由和智慧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对于人生旅程的思考,以及对于独立思考和专注于内心的赞美。诗人孟浩然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
春到不择地,石傍花自开。
令月浓于耜,丰年兆太平。片飞何粲者,磈落太麤生。薛凤崩腾势,巫猿寂寞声。冰溪无豕渡,樵路有人行。巴峡疑无路,蓬山似有神。极涵天地混,光助日星新。开拓大千界,铺张九十春。闭门经几日,饥杀咽螬人。
曳杖上江城,清宵破二更。月回高树影,风壮急滩声。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湖塘正如此,回首忆柴荆。
芒芒北邙山,高坟尽无主。惟有石麒麟,相向立秋雨。
茂苑犹香名,南阳已荒皁。更兼芗林中,三洲是三岛。
关山劳眺望,宇宙忆经行。地隔南溟断,天低北斗横。高谯开远柝,孤枕历寒更。只影惟堪吊,殊乡鲜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