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策清溪岸,茅檐事事幽。
燕巢春始垒,蛛网雨来收。
翁媪能留客,儿童不识愁。
兴长归径晚,回首问群鸥。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溪上》是宋代诗人释文珦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清澈的溪边漫步时的景象和感受。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溪边的茅檐、燕巢、蛛网等细节,展现了溪上的宁静和幽深。茅檐下的事物都显得幽静而安详,燕巢开始筑起,蛛网也随着雨水的降临而收起。这些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安逸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翁媪(指年老的男性和女性)能够招待客人,而儿童却无忧无虑,不懂得忧愁。这揭示了作者身处宁静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了岁月静好和人间繁华与喧嚣的对比。
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致渐长,作者开始沿着小径回家。诗的最后两句是作者回首时问群鸥,似乎在询问它们关于人间纷扰的感受。这种对自然的倾诉和对人世间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内心对于平淡生活的领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宁静的景象,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人世间烦忧的思考。这种对自然的倾诉和呈现,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平和,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生活的思考和对于自然美好的向往。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後生论常高,於世复何实。
屋角羲娥转两轮,今朝水帝又司辰。山家尝稻知良月,野径寻梅见小春。一岁坐看除得尽,百年正与死为邻。谁能思许无穷事,闭合开炉但饮醇。
与姊别时啼,头比姊肩低。几年不见姊,眉与姊夫齐。春兰秋菊各芳泽,花蚤花迟总堪惜。生憎一对似花人,恼杀十年花下客。花时能几何,客恨不胜多。翻作相思树,缠丝复绕萝。鸳鸯宿海底,好梦落风波。空有青衫泪,双弹向翠蛾。寂寂杨花坞,迢迢桃叶渡。长江南北头,总是相思路。
惠持游蜀久,策杖欲西还。共别此宵月,独归何处山。对鸥沙草畔,洗足野云间。知有玄晖会,斋心受八关。
僧寺聚观刊石处,人家传写挂牌时。
生绢六幅淡墨图,伊人笔端有造化。骅骝汗血捉电光,牯牸倦耕眠草下。陂塘漠漠烟雨后,出水群鱼戏潇洒。细看物物有生意,不比寻常能画者。请君就此三景中,挥毫添我作渔翁。岸头孤石持竿坐,白鹭同居莆苇丛。有时寻诗出游衍,款段徐行山路远。奚奴逐后背锦囊,木杪斜阳鸦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