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衰南陌望长楸,灯火如星满地流。
但怪传呼杀风景,岂知禅客夜相投。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戏示蒋颖叔》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扶衰南陌望长楸,
灯火如星满地流。
但怪传呼杀风景,
岂知禅客夜相投。
中文译文:
我扶着老态龙钟的身躯,
在南边的大道上望着那高大的楸树。
点点灯火像星星一样洒满了整条街。
只是怪那传呼的声音破坏了美景,
哪里知道是禅宗的僧人们夜晚相互交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写给他的朋友蒋颖叔的一首戏谑之作。诗中描述了作者扶着老态龙钟的身躯,站在南边的大道上,远望着一棵高大的楸树。楸树下的灯火点点如同繁星一样,洒满了整条街道,营造出了一种繁华热闹的景象。
然而,作者却因为传呼的声音而感到不悦。这里的传呼指的是禅宗僧人夜晚互相呼喊的声音,意味着他们在进行禅修和互相交流。作者以调侃的语气说这传呼声破坏了美景,暗示了作者对传统宗教活动的一种反感。
最后两句“岂知禅客夜相投”,则表达了作者对禅宗僧人们夜晚相聚交流的一种无知和误解。他并不了解他们的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和精神追求。
整首诗词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繁华与静谧、美景与噪音进行对照,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及社会现象的一种思考与反思。同时也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写作风格,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内涵。
柴门鲜人事,氛垢颇相忘。爱彼林间静,复兹池上凉。托心时散帙,迟客复携觞。况有陶篱趣,归禽语夕阳。
桃花染破南山青,汉江此时春水生。客舟相语人夜起,劲橹乱江群雁声。之君飘泊动归思,告我举装千里行。闳材壮思风雨发,绿鬓少年冰雪清。读书一见若经诵,下笔千言能立成。精微自得有天质,操行秀出存乡评。嗟从薄禄困流滞,能诱鄙俗销纷争。弦歌躬劝士强学,田里堵安人力耕。
世间剥复每相寻,此理几几唤得应。万木冻僵梅有信,黄河冰合井如蒸。
日暮驱马去,停镳叩君门。颇谙肺腑尽,不闻可否言。淡尔非外乐,恬然忘世喧。况值秋节应,清风荡歊烦。徘徊望星汉,更复坐前轩。
申甫生周日,宣慈举舜年。何如偶昌运,比德迈前贤。宠获元良密,荣瞻端揆迁。职优三事老,位在百僚先。北极回宸渥,南宫饰御筵。飞文瑶札降,赐酒玉杯传。谬列台衡重,俱承雨露偏。誓将同竭力,相与郊尘涓。
勋业文章意已阑,暮年不足是看山。江南寺寺楼堪倚,安得身如杜牧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