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戏石唐山隐者》

石唐仙室紫云深,颍阳真人此算心。
真人已去升寥廓,岁岁岩花自开落。
我昔曾为洛阳客,偶向岩前坐盘石。
四字丹书万仞崖,神清之洞锁楼台。
云深路绝无人到,鸾鹤今应待我来。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戏石唐山隐者》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唐仙室紫云深,
颍阳真人此算心。
真人已去升寥廓,
岁岁岩花自开落。
我昔曾为洛阳客,
偶向岩前坐盘石。
四字丹书万仞崖,
神清之洞锁楼台。
云深路绝无人到,
鸾鹤今应待我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隐居在唐山的仙人的景象。紫云深处,颍阳真人在这里推算着天地间的奥秘。真人已经升仙离去,岁岁间岩花自开自落。诗人曾经作为洛阳的客人,偶然来到这座山前的石头上坐着。山崖上刻有四个字的丹书,洞中神秘而清幽,宛如锁住了楼台。云深处路途艰险,无人能到达,只有鸾鹤在等待着我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方式展示了一个神秘而幽静的山间仙境。紫云深处,颍阳真人推算天地之间的奥秘,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真人已经升仙离去,岁岁间岩花自开自落,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诗人曾经作为洛阳的客人,偶然来到这座山前的石头上坐着,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仙境的向往。山崖上刻有四个字的丹书,洞中神秘而清幽,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宛如锁住了楼台,增添了仙境的神秘色彩。云深处路途艰险,无人能到达,只有鸾鹤在等待着我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仙境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超凡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通过对时间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整体上,这首诗词给人一种神秘、幽静而又超凡脱俗的感觉,让人沉浸在仙境的美好之中。

  • 《闯王》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 《出行》

    半挑行李出蓝关,便学前程地步宽。鲸力冲开千里浪,龙光射破万层峦。逢人切莫谈边事,开口何须问故山。贫杀一身无足道,苍生百万要平安。

  • 《清夜吟》

    清夜沉沉漏将换,东方月高银河淡。美人调筝促金雁,清歌一曲行云断。四座宾客不肯散,时时顾影流清盼。主人更催着舞衣,氍毹花乱银烛辉。腰支拂地鸾孤飞,钟漏残尽未忍归。问言乃知窦氏女,昔日掌中今是非?

  • 《偶题》

    庭夜酣红杏,墙阴染碧苔。吟翁醉未醒,啼鸟去还来。

  • 《次韵》

    燕入虚檐教子飞,风帘不卷和新诗。绿阴满迳晴蜓小,正是梅黄欲雨时。

  • 《秋望》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濠追野马,将军弢[1]箭射天狼。黄尘古渡迷飞輓[2],白日横空冷战常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