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戏题葆真阁》

真常自在如来性,肯綮修持祗益劳。
十二因缘无妙果,三千世界起秋毫。
有心便醉声闻酒,空手须磨般若刀。
截断众流寻一句,不离兔角与龟毛。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诗词:《戏题葆真阁》

真常自在如来性,
肯綮修持祗益劳。
十二因缘无妙果,
三千世界起秋毫。
有心便醉声闻酒,
空手须磨般若刀。
截断众流寻一句,
不离兔角与龟毛。

中文译文:

真正的常理是如来的本性,
愿意勇于修持只为自己的劳苦。
十二因缘中没有妙果,
三千世界中的一根秋毫都会起变化。
如果有心,便会陶醉于听到的酒声,
空手中必须磨砺着般若之刀。
截断众多的流转,寻找一句真理,
不离兔角与龟毛的细微之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作品,通过表达佛教思想和修行的主题,探讨人生的真谛和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真常自在如来性,意味着真正的常理或本性在如来佛的存在中是自由自在的。接着,黄庭坚提到修行的劳苦,强调修行者必须付出努力和勤奋。然而,他指出十二因缘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妙果,而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

在下一句中,诗人提到有心的人能够陶醉于酒声之中,暗示了修行者需要有内心的专注和投入。空手须磨般若刀的描述表明修行者必须不断磨砺智慧之刃,般若即智慧,在修行中发挥作用。

最后两句表达了在无尽的众流中,要截断寻找一句真理,即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求真正的智慧和觉悟。兔角与龟毛象征微小之物,暗示真理可能隐藏在微不足道的细节之中。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佛教哲理,强调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和智慧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通过对佛教修行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求,以及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寻找真实和智慧的难题。

  • 《咏史下·蜀先主》

    西行不与本心符,西负刘璋东负吴。汉业此时如累卵,天公先与杀周瑜。

  • 《还丹可成诗联句》

    羽化自仙骨,延年资养生。--皎然金经启灵秘,玉液流至精。--潘述八石思共炼,九丹知可成。--汤衡吾心苟无妄,神理期合并。--皎然封灶用六一,置门考休京。--潘述浮光含日彩,圆质焕云英。--汤衡持此保寿命,服之颐性情。--皎然跂予望仙侣,高咏升天行。--潘述鹤驾方可致,霓裳

  • 《庚子三月八日奉命充经筵讲官有感赋十韵》

    春风环珮集群仙,回首瀛洲二十年。院柳绿垂鸾驾外,宫花红入凤池边。晓承纶绋开经幄,夕佩兰英拱御筵。青琐赤墀聊复尔,璇题珍馆故依然。三阶瑞气缠黄道,六籍荣光出翠川。祖武直从高帝始,人文真羡孝皇前。座临北斗沾尧酒,帘卷南薰协舜弦。长乐赐来霞锦艳,上林擎出露桃鲜。

  • 《生查子》

    画堂初见伊,明月当窗满。今夜月如眉,话别河桥畔。重见约中秋,莫负于飞愿。免使月圆时,两处空肠断。

  • 《送林方叔赴范馆》

    家食城南擅独贤,夜占奎壁半移躔。东风绛帐浑閒事,先世青毡是宿缘。

  • 《答张五弟》

    终南有茅屋。前对终南山。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不妨饮酒复垂钓。君但能来相往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