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军浑脱从花王,老子开盘喜欲狂。
拟插一枝无称面,浪餐鹅炙愧刘郎。
刘宰(一一六六~一二三九),字平国,自号漫塘病叟,金坛(今属江苏)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调江宁尉。歷真州司法参军、知泰兴县、浙东仓使干官。以不乐韩侂胄用兵,遂引退,屏居云茅山之漫塘三十年。其间虽一再徵召,皆不就。理宗嘉熙三年卒,年七十四(《京口耆旧传》卷九)。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其中诗五卷。《至顺镇江志》卷一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刘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正德任佃刻、嘉靖王皋续刻本(简称王本)和万历三十二年范崙刻本(简称万历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戏谢张端衡惠牡丹并汤鹅》是宋代刘宰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右军浑脱从花王,
老子开盘喜欲狂。
拟插一枝无称面,
浪餐鹅炙愧刘郎。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戏谢张端衡以及惠赠牡丹和汤鹅的情节。右军(张端衡)欣然从花王(指张端衡所种植的牡丹花)那里获得了牡丹和汤鹅。诗人刘宰开怀畅饮,心情喜悦到了狂喜的程度。他打算将一支未命名的牡丹插在花瓶中,充分展示它的美丽。同时,他品尝着张端衡赠送的炙鹅,却感到惭愧,认为自己与张端衡相比有所不及。
赏析:
这首诗词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展现了作者对张端衡的赞美和对美食的向往。通过戏谢的情节,诗人表达了对张端衡慷慨赠予的牡丹和汤鹅的感激之情。右军浑脱指的是张端衡慷慨大方,毫不吝啬地将牡丹和汤鹅赠予他人。老子开盘喜欲狂则表达了诗人因得到这份珍贵礼物而心情愉悦,甚至有些兴奋不已。
诗词的后半部分,刘宰把牡丹与鹅炙进行对比,展示了他对张端衡的敬佩之情。他打算将一支未命名的牡丹插在花瓶中,展示其美丽,意味着他对张端衡的赞叹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他品尝张端衡赠送的炙鹅,却感到愧疚,认为自己无法与张端衡相提并论。这种对张端衡的敬仰和对美食的向往,通过诗词的描写,使整首诗充满了喜悦和幽默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轻松愉悦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张端衡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通过描绘戏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张端衡的敬佩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美食的向往。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又展现了宋代社会中人际交往和文人雅士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巨塔列名题,诗心亦罕齐。除官京下阙,乞假海门西。别席侵残漏,归程避战鼙。关遥秦雁断,家近瘴云低。候马春风馆,迎船晓月溪。帝京须早入,莫被刺桐迷。
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欻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
共沾人日醉,那谓客程分。早树呼莺友,晴沙恋雁群。梦交南北路,情作去留云。管取秦淮柳,连枝好赠君。
瘴水蛮中入洞流,人家多住竹棚头。一山海上无城郭,唯见松牌记象州。
假馆惭何补,叨邻卜偶从。灯曾分夜读,歌忍相晨舂。一壁山河邈,他生饮啄同。眼前无此屋,风雨忆帡幪。
瞻彼南山,有札有枞,维叶逢逢。君子之燕,管丝嗈嗈,奏鼓隆隆。自堂徂庭,上下肃雍,靡有不恭。君子万年,令德高明,高明有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