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休还舞任风吹,断续繁云作阵随。
已塞茅蹊人起晚,更迷沙渚鸟飞迟。
混同天地归无迹,润色山川入有为。
太守不辞留客醉,丰年佳兆可前知。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喜雪二首》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欲休还舞任风吹,
断续繁云作阵随。
已塞茅蹊人起晚,
更迷沙渚鸟飞迟。
混同天地归无迹,
润色山川入有为。
太守不辞留客醉,
丰年佳兆可前知。
译文:
希望停止舞蹈由风吹,
断续的浓云形成阵列飘荡。
茅蹊已经被雪封,人们起床晚,
沙洲湖岸更加迷茫,鸟儿飞行迟缓。
天地融合无痕迹,
山川被雪点缀得更美好。
太守不辞留客人醉,
丰收的好兆头可提前预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下雪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雪的喜悦之情。诗的前两句描述了雪花随风飘舞的景象,繁密的云层像阵列般随风移动。接着,诗中描绘了冬天的景色,茅蹊已被积雪封住,人们起床晚了,沙洲湖岸也被雪迷茫,鸟儿飞行变得迟缓。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雪的美丽和神秘,雪的降临让天地融为一体,看不到痕迹,山川也因雪的点缀而变得更加美丽。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丰收的好兆头,太守宴请客人留宿,醉饱之后,可以提前预知丰年的来临。
整首诗描绘了雪后的宁静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期盼和喜悦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深远,给人以美好的意境和思考。
翠微云敛日沈空,叫彻青冥怨不穷。连臂影垂溪色里,断肠声尽月明中。静含烟峡凄凄雨,高弄霜天袅袅风。犹有北山归意在,少惊佳树近房栊。
初听高枝鹎鵊鸣,旋闻深井辘轳声。堙笼小合犹疑雨,日射东窗顿作晴。古洗注汤供浇濯,春畦摘菜助炰烹。老人颓惰虽堪笑,终胜胸中怀不平。
我有二顷田,长洲东百里。环涂为之区,积葑相连纚.松江流其旁,春夏多苦水。堤防苟不时,泛滥即无已。粤余病眠久,而复家无峙。田峻不胜荒,农功皆废弛。他稼已如云,我田方欲莳。四际上通波,兼之葭与苇。是时立秋后,烟露浩凄矣。虽然遣毕功,萎约都无几。如何海上风,连日
二月天和乍雪晴,见君似见祝先生。醉中不觉虚檐滴,吟作灯前细雨声。
卧罴花石戍,梦蝶古渝津。秀子嗣荣禄,诸郎皆聘珍。笄珈陪墓窆,雾雨暗车尘。今代谁班范,牵连汉传循。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