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湘阴县,寂寂黄陵祠。
乔木荫楼殿,画壁半倾欹。
芦洲雨中淡,渔纲烟外归。
重华不可见,但见江鸥飞。
假令无恨事,过此亦依依。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噩,高宗绍兴进士,歷新喻丞,知汉阳县,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夔孩幼随父宦,继居姊家,往来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长歌意无极好爲老夫听爲韵奉别沔鄂亲友》)。孝宗淳熙间客湖南,识闽清萧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携之同寓湖州。居与白石洞天爲邻,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其卒年约爲宁宗嘉定十四年。夔诗词均自成一派。诗格秀美,爲杨万里、范成大等所重;词尤娴于音律,好度新腔,继承周邦彦的词风,在当时和后世词人中有较大影响。晚年自编诗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诗说》等。事见夏承焘《姜白石繫年》,《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姜夔诗,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诗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到》影印清干隆水云渔屋刊本(简称四部丛刊本),并酌校清嘉庆石门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与新辑集外诗合编爲一卷。
《昔游诗》是姜夔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昔游诗
萧萧湘阴县,
寂寂黄陵祠。
乔木荫楼殿,
画壁半倾欹。
芦洲雨中淡,
渔纲烟外归。
重华不可见,
但见江鸥飞。
假令无恨事,
过此亦依依。
译文:
往昔游历湘阴县,
黄陵祠堂寂寥无声。
高楼殿阁被乔木荫蔽,
画壁已经半倒欹斜。
芦洲雨中景色淡薄,
渔船纶巾在烟雾中归。
美丽的重华难以再见,
只能看到江边的鸥鸟飞翔。
假设没有烦恼之事,
经过这里也会依依不舍。
诗意:
《昔游诗》描绘了姜夔往昔游历湘阴县和黄陵祠的情景。诗词以凄凉、寂寥的意境展现了风景的变迁和岁月的更迭。乔木荫蔽的高楼殿阁和已经倾斜的画壁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荏苒。雨中的芦洲显得淡薄而朦胧,渔船在烟雾中归来,景色幽静而凄美。诗人对美丽的重华表达了无法再见的遗憾,只能看到江边的鸥鸟自由自在地飞翔。最后,诗人暗示如果没有烦恼之事,即使经过这里,也会依依不舍。
赏析:
《昔游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过往时光和美景的怀念和感慨。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萧瑟寂寥、凄美静谧的场景。姜夔巧妙地运用意象和对比,通过描述乔木荫蔽的高楼殿阁和画壁的倾斜,传递了岁月更迭和万物皆有衰老的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芦洲雨中的景色显得淡薄而朦胧,渔船在烟雾中归来,给人一种凄美而温暖的感觉。诗人对重华的无可见的描述,折射出对逝去岁月的留恋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最后,诗人以假设的方式暗示即使没有烦恼之事,经过这里也会依依不舍,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凄美、萧瑟的情感渲染了静谧而独特的景色,展示了姜夔对人生沧桑和时光流转的深刻体悟。同时,通过与人生的联系,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己经历和回忆的思考,唤起了对时光流逝和珍惜当下的共鸣。
诗多唐代刻,柏尚晋时青。想得真君剑,犹余蛟血腥。
我自江乡有姓名,相逢契合义相亲。连行几宿来栖草,戢翼常时想避人。石岸风高难到县,今宵船住定为邻。南湖若肯寻幽隐,却把衷肠自缕陈。
郎马两如龙,春朝上路逢。鸳鸯初集水,薜荔欲依松。步帐歌声转,妆台烛影重。何言在阴者,得是戴侯宗。
腊尽江南梅发后。万点黄金,娇眼初窥牖。曾见渭城人劝酒。嫩条轻拂传杯手。料峭东风寒欲透。暗点轻烟,便觉添疏秀。莫道故人今白首。人虽有故心无旧。
奠国荷隆栋,扶世纳夷轨。勋。勋庸书盟府,名氏垂信史。画饼既无成,坠甑亦云已。幽哦陶倦情,閒读探玄理。嗜古植雅正,愤俗馘淫靡。尚堪辈前哲,未屑睨余子。寒门车马绝,良月风日美。旁近东西邻,邂逅二三士。无钱焉能神,有酒犹粗旨。炙脔割肥羊,脍材斫长鲤。随分匪强致,
秋逢重九亦将阑,换得黄花青草颜。节物只能催我老,人生那得似云间。有心采菊非知菊,无意看山却见山。欲识渊明得真趣,夕阳倦鸟正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