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陂池白,宁愁汲路遥。
老犹堪抱甕,穷未至操瓢。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喜雨五首》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处陂池白,宁愁汲路遥。
老犹堪抱甕,穷未至操瓢。
诗意:
这五首《喜雨》描绘了一个从陂池(古代用于灌溉的水池)到家的路途中的场景。诗人刘克庄在诗中表达了对雨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深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场景,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
首句“处陂池白,宁愁汲路遥。”表达了诗人在陂池旁观赏雨水的情景。陂池白,指的是雨水落在水面上溅起的白色水花,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诗人表示,既然有了雨水,为何还要烦恼路途的遥远呢?这句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喜悦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接下来两句“老犹堪抱甕,穷未至操瓢。”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思考。抱甕和操瓢都是为了取水而用的容器,这里象征着劳作和生活的艰辛。诗人认为,即使年老,仍然可以承担一些劳作,而且生活并没有陷入极度贫困的境地。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艰难的生活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押韵的形式,传达了诗人对雨水的喜悦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人通过描绘雨水和生活琐事的场景,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坚持努力的信念。这首诗具有朴实、深刻的意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乐观人生态度的崇尚。
城上苍虬困不醒,春阳已半未回青。只应一夜新雷震,渐放繁枝拥日星。
树上有禽啼似春,声高声下亦何心。幽人拄杖移时立,句句诗中是苦吟。
蔡伦助造阮郎归。於身显纸衣。新鲜洁净世间稀。隔尘劳是非。琼表莹,玉光辉。霜风力转微。寒威战退达天机。白云自在飞。
日日春风阶下起,不吹光彩上寒株。师教绛服禳衰月,妻许青衣侍病夫。健羡人家多力子,祈求道士有神符。世间方法从谁问,卧处还看药草图。
驿使相看合寄梅,日边消息几时回。平生所积故已厚,九万不须风更培。
入眼江梅皆好枝,是中劳我几怀思。诗声何止一头出,酒事乃称百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