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喜雨》

云酿南山雨,风勾北牖凉。
绿蒲澄水石,丹藕净池塘。
冷客频牵兴,炎官罢斗强。
无波真古井,此味淡中长。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喜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虞俦。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酿南山雨,
风勾北牖凉。
绿蒲澄水石,
丹藕净池塘。
冷客频牵兴,
炎官罢斗强。
无波真古井,
此味淡中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雨后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喜悦之情。天空云朵聚集,形成南山上的雨云;凉爽的北风进入房间,通过窗户吹拂;清澈的水中,绿色的芦苇倒映在石头上;红色的荷花在清澈的池塘中繁盛。清凉的气息和美丽的景色使陌生的客人感到愉快,炎热的官员们也停止了争斗。在这个没有涟漪的古井中,味道清淡而长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雨后的美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作者通过描述雨水、风和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诗词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清新,给人以清凉和宁静的感觉。

诗词的后半部分着重描写了人的心境。冷客指的是不熟悉的客人,他们因为这美丽的景色而感到愉快。炎官则指的是炎热的官员,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停止了争斗,也感受到了宁静和舒适。最后的古井象征着平静和长久,诗词通过描绘这个没有涟漪的井水,表达了一种淡泊和恬静的境界。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的心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繁忙世界的疲倦,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

  • 《石华表》

    仙人窀穸古,山寂自崔嵬。一柱华天表,千年壮壑隈。春深青薜荔,雨足绿苍苔。世远空遗迹,令威何日回。

  • 《九月八日桐川道中二绝》

    依稀九日明朝是,三径情知不到家。随分秋光关节物,桐川道上看黄花。

  • 《春日田园杂兴》

    儿结衰衣妇浣纱,暖风疏雨趱桑麻。金桃接种连花蕊,紫竹称根带笋芽。椎鼓踏歌朝祭社,卖薪挑花晚回家。前村犬吠无他事,不是搜监定榨茶。

  • 《题乌程簿厅浮玉亭七首》

    人言苕霅下千崖,一水中发两派开。但怪玉浮浮似磬,不知原自泗滨来。

  • 《瓮牖吟》

    瓮破已甘弃,言收用有方。用时须藉口,照处便安床。不假轩窗力,能回日月光。清平卧其下,自可比羲皇。

  • 《读书》

    散帙有佳趣,俗人那得知。醉乡非为酒,坐隐不关棋。几净幽怀惬,窗明老眼宜。一生无用处,又把教群儿。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