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频年旱,先怀并日忧。
家书不易到,囷米谅难求。
一雨连三夕,千仓裕九秋。
若为知帝力,鼓腹听蛮讴。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喜雨》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说连年旱灾,我心中充满担忧。
家书未能送达,谷仓里的米粮难求。
一场雨连绵三夜,让九秋的粮仓丰裕。
如果知道皇帝的力量,我会饱腹听着南方的歌谣。
诗意:
《喜雨》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旱灾的忧虑和对雨水的渴望。在连续多年的旱灾中,作者深感家书难以传递,粮食供应也变得困难。然而,当终于迎来一场连绵不断的雨水时,九秋的粮仓得以丰盈。诗人希望当朝的皇帝能够了解百姓的困苦,能够鼓舞人们的士气,让他们听着南方的歌谣,感受喜雨带来的喜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旱灾的担忧和对雨水的渴望,展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怀。通过描写家书难传和粮食困难的情境,作者将旱灾的严重性和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生动地展现出来。而当雨水终于降临时,九秋的粮仓丰满,给人以希望和喜悦。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当朝皇帝的期望,希望皇帝能够关注民众的疾苦,鼓舞人心,使人们能够在雨中欢歌。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展示了人们对喜雨的渴望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它既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现实困境,也透露了作者对于皇帝的期望和对社会正义的呼唤。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胡寅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里閈高高祖德新,鲁庭诗礼孟家邻。连登桂籍青袍客,共拜萱堂白首亲。倚国精诚明火玉,照人清节对霜筠。童襟开慧盈书馆,渐喜芝兰在处春。
西上逢节换,东征私自怜。故人今卧疾,欲别还留连。举酒临南轩,夕阳满中筵。宁知江上兴,乃在河梁偏。行李多光辉,札翰忽相鲜。谁谓岁月晚,交情尚贞坚。终嗟州县劳,官谤复迍邅。虽负忠信美,其如方寸悬。连帅扇清风,千里犹眼前。曾是趋藻镜,不应翻弃捐。日来知自强,风气
正旦四篇诗,缘忻七十期。请观唐故事,未放晋公归。
远期难可托,桃李自依依。花径无容迹,戎裘未下机。随风开又落,度日扫还飞。欲折枝枝赠,那知归不归。
画桥人静度杨花,山果溪鱼卖酒家。淡淡轻烟绿阴浅,一年春色到桑麻。
西风帆势轻,南浦遍离情。菊艳含秋水,荷花递雨声。扣舷滩鸟没,移棹草虫鸣。更忆前年别,槐花满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