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提乌合众,南北久跳梁。
避事几危国,专权拟僭王。
然脐诛未快,擢发罪难详。
膏血清真斧,何曾洒战场。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喜诛大将》是宋代刘子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自提乌合众,南北久跳梁。
避事几危国,专权拟僭王。
然脐诛未快,擢发罪难详。
膏血清真斧,何曾洒战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大将的形象,他自命不凡,准备掌握权力,妄图篡夺王位。然而,尽管他想要除掉自己认定的敌人,却从未真正感受到胜利的喜悦。他所得到的权力只会给他带来罪恶和困扰。最后,他的手上染满了膏血,但却无法洗净他所造成的战场的苦难。
赏析:
《喜诛大将》通过对一个自负而野心勃勃的大将的描写,展现了权力的腐蚀和战争的残酷。诗中的大将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追求权力至上,且心怀不轨,试图篡夺王位。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喜悦和满足,而是带来了更多的困扰和苦难。
诗中的"脐诛"和"擢发"这些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大将想要除去敌人的决心和残忍手段,但却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遗憾。最后两句"膏血清真斧,何曾洒战场"则以生动的形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强调了大将所追求的权力和胜利背后所付出的代价。
整首诗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权力的虚妄和战争的残酷,通过对大将的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权力追求和战争的深思和警示。这首诗词在揭示人性弱点和思考权力与战争的主题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思考性,使人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城头长短更,水调高低唱。别酒不盈斟,泪洒风烟上。明年二月时,更向城阴望。只有旧歌辞,传作风流样。
用尽四时周一岁,唯春能见好花开。十千买酒未为贵,既去红芳岂再来。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倾。哲王慎民监,措术如和羹。辛甘或偏长,非可制割烹。五味既可口,君子尝曰平。方今太平君,戒欹如持盈。乞言用龟监,履德均权衡。庶民虽惷愚,一或非所营。视之如己内,涂污千仞坑。是用选贤德,告戒敷至诚。曰虽一人良,万邦咸以贞。尚赖尔庶牧,裨朕
又中秋届候,日初沈,夜微凉。对烟障云屏,良朋益友,逸兴何长。飙然玉轮宛转,历茫茫、巨浸跃天网。碾破玻璃万顷,洞明三界十方。宜将。火枣交梨,开清赏,胜飞觞。肆雅志幽怀,遐襟旷迹,百虑俱忘。*思教风始振,感重阳、隐语示回阳。桂树香传十九,致余极味先尝。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