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虾蟆》

周公洒灰垂典教,为尔朋徒多取闹。
如今大索不相容,省口何如且泥淖。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虾蟆》是姜特立所写的一首诗词,出自宋代。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周公洒灰垂典教,
为尔朋徒多取闹。
如今大索不相容,
省口何如且泥淖。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虾蟆的形象,通过这个形象隐喻了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诗中提到了周公,指的是周公旦,他是周朝时的贤臣和政治家,象征着德行高尚的典范。诗中的虾蟆则代表了一些出类拔萃的学生或朋友。

赏析:
这首诗以虾蟆喻人,通过对虾蟆的描绘和隐喻,表达了一种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诗中提到周公洒灰垂典教,暗示周公的教诲和道德规范是值得学习和尊崇的。然而,现实中的一些学生或朋友却喜欢捣乱和与道德规范相悖,诗中称他们为朋徒多取闹。这种现象使得社会上出现了大索不相容的局面,人们之间缺乏和谐和互相理解。最后两句诗提出了省口和泥淖的问题,传达了一种对于社会现状的思考和无奈之情。

这首诗通过虾蟆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了对于道德规范和和谐社会的向往。诗词简练而含蓄,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