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
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
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作品评述

夏天的时候,在法师的茅斋里,即使没有风,坐着也觉凉爽。竹林的深处有嫩竹笋冒出来,藤架引导梢长。燕子在寻找筑巢的地方,蜜蜂来制造蜜蜂巢。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可以欣赏,四季的花朵香气芬芳。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在法师的茅斋里的情景,展示了大自然盛夏的生机和美丽。无论是竹林的新竹笋、藤架上茂盛的生长,还是燕子寻找筑巢的地方、蜜蜂制造蜂巢的努力,都展示了生命的勃勃生机。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他告诉读者,在茅斋里静坐时,即使没有风,也能感受到凉爽,这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无论是竹林的深处还是花朵的美丽,都值得赏析和欣赏。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的感慨和赞美,给人以宁静和愉悦的感觉。

  • 《和陶赠羊长史》

    我非皇甫谧,门人如挚虞。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欲令海外士,观经似鸿都。结发事文史,俯仰六十喻。老马不耐放,长鸣思服舆。故知根尘在,未免病药俱。念君千里足,历块犹踟蹰。好学真伯业,比肩可相如。此书久已熟,救我今荒芜。顾惭桑榆迫,久厌诗书娱。奏赋病未能,草玄

  • 《句》

    未飞三日雪,却报一枝春。

  • 《行休宁县南山中》

    我非尘中人,素心在尘外。深谷行人稀,幽赏与心会。原畴苎苗肥,岭坞杉木大。女绩男斧斤,生理于此赖。稻畦无凶年,山泉百道溉。水满时自舂,奇哉涧边碓。惜我乏寸土,把茅不容盖。老矣徒空谈,惘惘发深慨。

  • 《芝山智默长老请赞密庵先师》

    击石火里穿辽天鼻孔,妙转机前打凤罗龙。正法眼,瞎驴边。灭却被沙盆,扶临济正宗。门庭峭峻,孰敢当锋,铁壁银山一线通。

  • 《水调歌头》

    雷在地中复,山下出泉蒙。枢机合发,时惟君子为能通。初九潜龙勿用,上九亢龙有悔,溟滓萃黄宫。大畜有攸利,善继养元雄。剥鸿蒙,求鼎实。作参同。有孚盈缶,油然道济沛其丰。酬酢噬金遁*,鲋瓮包承敝漏,退食总由公。纳约自户牖,其道永无穷。

  • 《荼釄洞》

    春花苦无阴,况与花俱秀。好在月明中,仰攀仍落嗅。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