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斑竹》

重瞳陟方时,二妃盖老人。
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
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
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暇日步西园感物辄为诗得七篇·斑竹》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重瞳陟方时,
二妃盖老人。
安肯泣路傍,
洒泪留丛筠。
颇疑葛陂化,
点点留斑鳞。
慎勿脱水去,
入世多埃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西园散步时的感受和思考。他看到了一株斑竹,触发了他的灵感,于是写下了这七篇诗词。诗中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中细微之物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斑竹的观察和感悟。首句“重瞳陟方时”意味着作者在沉思之际,抬头看到了斑竹。接着,他提到了“二妃盖老人”,这里指的是斑竹的竹节,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诗中的“安肯泣路傍,洒泪留丛筠”表达了作者对斑竹的怜悯之情,他认为斑竹也有情感,会为自己的命运而流泪。接下来的两句“颇疑葛陂化,点点留斑鳞”则表达了作者对斑竹的怀疑和好奇,他觉得斑竹可能会变化成葛藤,或者是有斑点的鱼。

最后两句“慎勿脱水去,入世多埃尘”是作者对斑竹的忠告,他希望斑竹不要失去水分而枯萎,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进入现实社会后会受到尘世的磨难。

整首诗词通过对斑竹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中微小事物的关注和思考。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 《临江仙》

    昨日苦留今日住,来朝再住无因。画楼欲下几逡巡。残灯三两焰,别泪一双人。料得离居多少恨,归期数遍冬春。长愁不独茧眉颦。口中生石阕,腹内转车轮。

  •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

    连山蟠武昌,翠木蔚樊口。我来已百日,欲济空搔首。坐看鸥鸟没,梦逐麏?走。今朝横江来,一苇寄衰朽。高谈破巨浪,飞屦轻重阜。去人曾几何,绝壁寒溪吼。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徐行欣有得,芝?在蓬莠。西上九曲亭,众山皆培塿。却看江北路,云水渺何有。离离见吴宫,莽莽真

  • 《富贵吟》

    大舜与人同好恶,以人从欲得安乎。能知富贵寻常事,富贵能骄非丈夫。

  • 《贫病戏书》

    得米还忧无束薪,今年真欲甑生尘。椎奴跣婢皆辞去,始觉卢仝未苦贫。

  • 《永昭陵挽词三首》

    行殿沉沉画翣重,凄凉挽铎出深宫。攀号不悟龙胡远,侍从犹穿豹尾中。日薄山川长起雾,天寒松◇自生风。斯民四十年涵煦,耕凿安知荷帝功。

  • 《留别山中友人》

    欲辞松月恋知音,去住多同羁鸟心。秋尽书窗惊白发,晚冲霜叶下青岑。大河风急寒声远,高岭云开夕影深。别后寂寥无限意,野花门路草虫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