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暇日六咏其三{柳絮}》

零乱委空风,悠扬点芳草。
却为身最轻,华堂等闲到。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作品评述

《暇日六咏其三(柳絮)》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零乱委空风,
悠扬点芳草。
却为身最轻,
华堂等闲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闲暇日子,将人们身世轻盈的感觉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自身感受的表达,展示了张耒在闲暇日子中的宁静心境。下面是对每个句子的进一步解析:

1. "零乱委空风":这句描述了风中飘落的柳絮,它们在空中飞舞,看起来零散而随意。这里的"零乱"传达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暗示了作者在闲暇时光中的宽松心态。

2. "悠扬点芳草":这句描绘了风吹过草地时的景象。悠扬的风声和点点的芳草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里的"悠扬"传递出一种柔和、优美的感觉,与前一句中的"零乱"形成了对比。

3. "却为身最轻":这句表达了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感觉自己的身体是最轻盈的。这里的"最轻"可能表示作者在这个时刻感受到了身心的解放和轻松,没有负担和束缚。

4. "华堂等闲到":这句以"华堂"来象征宫殿或豪华居所,表明作者身处高雅的环境中,并且无忧无虑地随意闲逛。这里的"等闲到"暗示了作者对于这种环境的熟悉和自在,进一步强调了他所处的宁静和安逸。

整首诗词通过对风景和自身感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闲暇日子中的宁静心境。诗中的自然景物与作者内心的感受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优美而宁静的画面。这种宁静和愉悦的心境使人沉浸其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无拘无束的自由。

  • 《四时田园杂兴》

    租船满载候开仓,粒粒如珠白似霜。不惜两钏输一斛,尚赢糠覈饱儿郎!

  • 《自觉二首》

    还将短鬓受秋风,倏忽炎凉事不同。青史合居人品上,白云肯到市声中。蕙肴兰藉何须饱,制荷衣未觉管穷。驷马高车足忧患,五湖归作钓鱼翁。

  • 《鼓笛慢》

    乱花丛里曾携手,穷艳景,迷欢赏。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阻游人来往。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念香闺正杳,佳欢未偶,难留恋、空惆怅。永夜婵娟未满,叹玉楼、几时重上。那堪万里,却寻归路,指阳关孤唱。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仗何人,细与丁宁问呵,我如今

  • 《自咏》

    清苦谁能共?孤高只自怜。为因知定分,不解问归田。对酒伤春思,看书减夜眠。信无朝贺表,留病过新年。

  • 《结客少年场行》

    幽并侠少年,金络控连钱。窃符方救赵,击筑正怀燕。轻生辞凤阙,挥袂上祁连。陆离横宝剑,出没骛征旃。蒙轮恒顾敌,超乘忽争先。摧枯逾百战,拓地远三千。骨都魂已散,楼兰首复传。龙城含宿雾,瀚海接遥天。歌吹金微返,振旅玉门旋。烽火今已息,非复照甘泉。

  • 《答裴煜二首》

    拙者羞强合,因成杜门居。岂知公相尊,一室若有余。爱子富文行,顾为己不如。所以子之党,顿见我仆车。欢诚激孤绪,合若水纵鱼。新诗八十言,笔端产璠欤。屑屑委地蓬,清风为吹嘘。相期在规诲,庶以辅顽疏。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