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断鹰隼猜,仍叨主人惠。
皎洁静天姿,双栖莫相忌。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暇日六咏其一{双白鸭}》是宋代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已断鹰隼猜,
仍叨主人惠。
皎洁静天姿,
双栖莫相忌。
诗意:
这首诗描写了一对白色的鸭子。它们曾经是鹰隼的猎物,现在却得到了主人的庇护。它们洁白无瑕,宁静而优雅地栖息在天空中,它们相互和谐共处,没有嫉妒之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氛围。作者通过描述白鸭的形象,暗示了它们逃离了危险,并获得了主人的庇护和恩惠。白鸭洁白的羽毛象征纯洁和无暇,它们在天空中静静地栖息,展现出一种宁静与美丽的姿态。诗中强调了它们的双栖,意味着它们相互和谐共处,没有争斗和嫉妒之心。
这首诗的意境简洁而清新,通过描述鸭子的形象,传达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情感。它表达了对生活中安逸与美好的向往,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这种和谐共处的状态。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感悟,给人以深思。
春风浩荡作春阴,弱燕归来不自禁。白塔昏昏才半露,青山淡淡欲平沉。裘茸细雨初惊湿,屐齿新泥忽已深。直怕楼高生客恨,不因病起倦登临。
东风吹雨宿尘轻,丱丱村原正晓晴。远树有花皆辨色,好峰无数不知名。云开雁鹜横长塞,草绿牛羊上废城。欲向燕山还极目,夕阳时候更分明。
东坡笑说吃龙肉,舌底那知己燕津。能省燕津真有味,会言龙肉不为珍。
岩石玲珑翠竹斜,木犀依约又残花。长官婢我无才思,却忆东堂旧作家。
龟山寺里访遗尘,铁佛苔封丈六身。追蠡有铭稽甲子,支祈无害念庚辰。渡淮独鸟斜斜日,送客飞花渺渺春。暂倚高风一回首,白云如海正愁人。
不将高盖竟烟尘,自向蓬茅认此身。唐祖本来成大业,岂非姚宋是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