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植阴阴覆剑池,此中能政动神祇.湖边观稼雨迎马,城外犒军风满旗。
融酒徒夸无算爵,俭莲还少最高枝。
珊瑚笔架真珠履,曾和陈王几首诗。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卒,年七十七。补诗一首。
《暇日有寄姑苏曹使君兼呈张郎中郡中宾僚》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一首诗词,诗意豪放,描绘了礼仪之邦的盛景和壮丽的神州风貌。
诗中描述了剑池的景色,令人感到神秘而庄严。剑池倒映着天空,仿佛把政治的力量凝结在池中。接下来,诗人观赏稻田中的雨,迎着马蹄声。城外,壮丽的旗帜在风中翻飞,军队正在庆祝。这些景象展示了当时国家的繁荣和守卫安定的力量。
然后,诗人提到了饮酒的场景。饮酒者矫情地夸耀自己的高爵位,而诗人认为这种夸耀是虚假的。随后,诗人又提到了稀少的莲花,指出即使是最高的枝条上也很少有莲花。这里诗人用莲花隐喻人才的稀缺。
最后,诗人提及了自己的文人朋友张郎中和陈王。张郎中是一位在郡府任职的官员,陈王是陈王府的主人。诗人和他们一起讨论文学和诗歌创作。
整首诗贯穿了爱国情怀和对文人朋友的赞扬。诗人通过描绘各种华丽和庄重的景色,表达了对国家的繁荣状况的沉吟,以及对朋友间交流和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尊重。
庐陵江浒路穷处,舟子不容仙子渡。岂意一篙落手来,而资双足凌波去。睥睨大海如江然,杯渡佛轻篙渡仙。休负知津惟我是,且从登岸看谁先。杯渡之杯人所怪,大块中含几沙界。或云芥纳须弥山,细视芥焉杯则大。彼细莫细于一芥,一芥要之犹有内。彼大莫大于两块,两块要之犹有外。
我欲之许子有赠,为我为学勿所偏。诚知子心苦爱我,欲我文字无不全。居常见我足吟咏,乃以述作为不然。始曰子知今则否,固亦未能无谕焉。我於诗言岂徒尔,因事激风成小篇。辞虽浅陋颇克苦,未到二雅未忍捐。安取唐季二三子,区区物象磨穷年。苦苦著书岂无意,贫希禄廪尘俗牵。
空有华堂十数重,等闲不复见君容。俄听玉辇声才过,恨却监宫急急封。
身在江湖欲看山,山行还忆弄潺湲。谁知里许双奇绝,碧玉青罗一望间。
去蜀归吴会,真成万里行。穷通竟安在,恩怨两皆平。文字妨求道,杯觞害养生。余年犹有几?买犊事春耕。
龙山僧舍多,亦自少佳处。妙峰正可人,正以深远故。我行困炎歊,肩舆特纡路。穿林入幽洞,木石尤怪古。飒飒清风来,忻然惬胜趣。耆阁有老禅,恨未款语晤。即对石莲池,一诵碧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