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绿古燕州,莺声引独游。
雁归天北畔,春尽海西头。
向日花偏落,驰年水自流。
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
李益,字君虞,姑臧人。大历四年登进士第,授郑县尉,久不调。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尝与济诗,有怨望语。宪宗时,召为祕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衆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復用为祕书监,迁太子宾客、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画为屏障。集一卷,今编诗二卷。
《献刘济》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草色绿翠的古燕州,
黄莺的歌声引我独自游。
候鸟归来停在北天边,
春天即将结束在西海之头。
朝阳下的花儿纷纷飘落,
岁月匆匆如流水般流淌。
感激之情使我知道自己有归属,
不用攀登望京楼。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李益的感激之情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下面是对该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燕州(今天的河北省)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春天即将过去的景象。燕州的草地绿翠,黄莺的歌声引领着诗人独自游走。候鸟归来停在北方的天边,而春天的尽头则在西海。在朝阳的照耀下,花儿纷纷飘落,年岁匆匆如流水般流逝。
诗人在这种景色的映衬下,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激之情。他感激自己有一个真正的归属地,不需要去攀登高楼望京城,因为他已经身处家乡、安顿下来,深深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安宁。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和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它展示了李益细腻的观察力和豪放的情感,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家乡土地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