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匮为功极九层,康庄犹自剑棱棱。
舟回北渚经年泊,门接东山尽日登。
万国已闻传玉玺,百官犹望启金縢.
贤臣会致唐虞世,独倚江楼笑范增。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献韶阳相国崔公
一匮为功极九层,康庄犹自剑棱棱。
舟回北渚经年泊,门接东山尽日登。
万国已闻传玉玺,百官犹望启金縢。
贤臣会致唐虞世,独倚江楼笑范增。
中文译文:
向韶阳相国崔公献诗
一揽子功勋极致九重天,王府依然剑气凌凌。
船回北渚停泊经年,门迎东山登顶极日边。
万国皆知玉玺奏闻,百官犹期启金鞮相见。
贤臣将会再现唐虞盛世,独自倚立江楼笑传世伟人范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许浑的作品,题为《献韶阳相国崔公》。诗人以向韶阳相国崔公献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崔公的赞扬和祝愿。
诗的前两句“一匮为功极九层,康庄犹自剑棱棱。”通过描绘功勋如匮藏宝物堆积如山,表达了崔公的卓越贡献。康庄犹自剑棱棱则形象地描绘了崔公的威严和气势。
诗的后两句“舟回北渚经年泊,门接东山尽日登。”描写了崔公的官方地位,并展示了他流连在北渚的船上和东山的门口,整天爬山登高的姿态。
下一节的两句“万国已闻传玉玺,百官犹望启金縢。”表达了崔公的声名远扬,万国都知道他的才华和统治的公正,百官仍然期望着他执掌政务。
最后一节“贤臣会致唐虞世,独倚江楼笑范增。”展示了崔公作为贤臣,将继续致力于重建唐虞盛世。以范增的形象作为对比,再次突出了崔公的才华和独特望眼。
整首诗通过对崔公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贤臣的敬仰和对唐虞盛世的向往。同时,诗中细腻而生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崔公的威严和气场,传达了一种豪迈和自信的诗意。
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顾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妙年意气已横秋,不为身谋为国谋。斥去佞臣谈笑里,英名高压汉朱存。
城东老圃旧书生,紧闭柴门懒送迎。独袖篇诗与君别,相看白首不胜情。
君不见王绩非狂生,笔墨雪尽惟酒经。又不见志和非漫尉,江湖醉咏渔歌耳。文章得失两梦事,一醉从渠俱不理。人间自有行秘书,此翁聊为山泽儒。平生斟酌自饱满,宁复有欠宁有馀。可怜蹒跚挽不前,属车岂识从甘泉。不矜万卷腹空洞,渴梦只恐东溟乾。莫疑此翁拘器穷,此翁有用非哑
官居閴寂似僧居,坐卧行藏行自如。爽气逼人千亩竹,清风满室一床书。心游淡泊能调马,意绝贪求岂羡鱼。即此便同三径隐,未须投绂赋归欤。
澹澹沧海气,结成黄香才。幼龄思奋飞,弱冠游灵台。一鹗顾乔木,众禽不敢猜。一骥骋长衢,众兽不敢陪。遂得会风雨,感通如云雷。至矣小宗伯,确乎心不回。能令幽静人,声实喧九垓。却忆江南道,祖筵花里开。春风不能别,别罢空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