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墓雨霏霏,归心恨不飞。
客程三日阻,家舍半年违。
涧涩水争道,山空云触衣。
凭谁洗光手,取出太阳辉。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仙霞道中阻雨》是宋代黄公度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仙霞道上遭遇阻雨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旅途的不舍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仙霞道中阻雨》中文译文:
薄墓雨霏霏,
归心恨不飞。
客程三日阻,
家舍半年违。
涧涩水争道,
山空云触衣。
凭谁洗光手,
取出太阳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雨天在仙霞道上的旅行,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家的心情和对旅途的不舍之情。
首先,诗词开篇以“薄墓雨霏霏”描绘雨势细小而连绵不断,给人一种阻碍归途的感觉。这句诗中的“薄墓”可以被理解为细小的墓碑,雨点如同薄薄的墓碑上的雾霭,增加了一种阴冷的氛围。
接着,诗人借雨水的阻滞来象征客程的延误,“归心恨不飞”表达了作者内心翱翔的渴望。他渴望尽快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但由于雨水不断,旅途被阻,使他对归家之心难以实现,这种带有浓郁情感色彩的表达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诗词的后两句“客程三日阻,家舍半年违”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漫长和作者与家人分离的时间的长久。客程三日阻,使得离家的时间更加拖延,而家舍半年违则表明作者久离家乡的心情愈加沉重,增加了诗词的哀愁之感。
接下来,诗词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涧涩水争道,山空云触衣”。这两句以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旅途的不易。涧涩的水流和山中低悬的云雾,给人一种阻碍之感,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凄美的意境。
最后两句“凭谁洗光手,取出太阳辉”,通过对手的洗净和太阳的辉煌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明天的期许和对困境的超越。这里的“凭谁”意味着作者希望有人能够帮他洗净手上的污垢,取出太阳的光辉,可见作者渴望结束困境,迎接美好的未来。
总体而言,黄公度的《仙霞道中阻雨》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旅途中的困境和对归家的渴望。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词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情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归家的渴望,同时也在诗词中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勇气。整首诗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溪上玩秋水,使人意自清。烈烈回飚馀,鳞鳞夕浪生。有鱼可垂饵,有蒲可芼羹。況值新酒熟,鲑菜辛鹹并。兴来命一樽,樽至壶自倾。便值人间虑,浩然沧海情。
明月从来忌暗投,污渠尤忌映清沟。上书未办诛屠伯,束带何曾问督邮。袒裼直前当暴虎,善刀那见有全牛。区区三仕并三已,喜愠眉间了不留。
妙玄易解,心意难善。穷究如何长便。牢捉牢擒,争奈马猿跳健。十二时中返倒,斗唆人、生情起念。当发愿,便至死来来,与他征战。饶你十分颠傻,却怎禁,坚志专专锻炼。达悟知空,自是内观不见。才方生育天地,药炉中、日月运转。常清静,圣功生,神明出现。
漫与东风作主人,栽培花草伴闲身。不辞伐竹成高架,收拾蔷薇一片春。
月濛濛兮山掩掩,束束别魂眉敛敛。蠡盏覆时天欲明,碧幌青灯风滟滟。泪消语尽还暂眠,唯梦千山万山险。水环环兮山簇簇,啼鸟声声妇人哭。离床别脸睡还开,灯灺暗飘珠蔌蔌。山深虎横馆无门,夜集巴儿扣空木。雨潇潇兮鹃咽咽,倾冠倒枕灯临灭。倦僮呼唤应复眠,啼鸡拍翅三声绝。
可怜安乐寺,了了树头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