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前每诵赤壁赋,如见当年秃鬓翁。
谁谓流传到乔木,果然践响托悲风。
这首诗词是宋代晁公溯创作的《鲜于东之晋伯之子赠诗次韵》。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您的面前,我每次朗诵《赤壁赋》,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位头发稀疏的老人。谁能想到,这篇赋文传遍了乔木,果真传达了悲伤的情感。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以鲜于东之晋伯之子的身份,向某位受赠者赠诗。作者借用《赤壁赋》这篇著名的赋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说每次在受赠者面前朗诵《赤壁赋》时,他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位头发稀疏的老人,即赋文的作者苏轼。作者感叹《赤壁赋》的流传之广,甚至传到了乔木之间。并且,这篇赋文果然传达了其中的悲伤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婉约而凄凉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赤壁赋》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流传和影响力的赞叹。赋文是苏轼在赤壁之战后所写,描绘了壮丽的战场和英雄的豪情,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作者通过朗诵《赤壁赋》的场景,表达了自己仿佛看到了苏轼当年的身影,并对他的才华与情感产生了共鸣。作者还感叹赋文的流传之广,甚至传到了乔木之间,说明了它的影响力和卓越的艺术价值。最后,作者肯定了这篇赋文所传达的悲伤情感,认为它在乔木中回荡着,使人产生共鸣和思索人生的意义。
这首诗词通过对《赤壁赋》的赞美和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苏轼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力量和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练、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而深沉的情感,给人以思索和回味的空间。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
阅三十载墨犹新,公是当时第一人。马革伏波惭立柱,羊裘严濑老垂纶。观宾可以观其主,在子胜如在乃身。多少汗颜君袖手,凭谁举酒问穹旻。
世路如秋,万里萧条,君何所之。想鲈乡烟水,尚堪垂钓,虎丘泉石,尽可题诗。橙弄霜黄,芦飘雪白,何处西风无酒旗。经行地,有会心之事,好吐胸奇。一邱封了要离。问世上男儿今有谁。但一尊相属,居然感慨,扁舟独往,可是嶔崎。齐邸歌鱼,扬州跨鹤,风味浅深君自知。匆匆去,
名山隔风雨,几度梦空驰。谷口重来路,云根旧别时。玄门尊老宿,白发长婴儿。欲问还丹事,林深鹤已知。
诈者固疑人,天下尽行诈。不信天下人,其间无真话。
菊花相菊一长欢,公是公非话总难。以道义交堪傲俗,得渔樵趣不须官。纷纷落叶山初瘦,隐隐平沙雁已寒。天气欲晴又欲雨,百年心事满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