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形寒倚夕阳天,毛女莲花翠影连。
云外自为高出手,人间谁合斗挥拳。
鹤抛青汉来岩桧,僧隔黄河望顶烟。
晴露红霞长满掌,只应栖托是神仙。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仙掌》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描写了一颗形状峭秀的仙掌树,在夕阳下展现出神奇的景象。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仙掌树形似峭壁,倚靠在夕阳中。
仙女莲花翠绿纱,倒映在连绵的影子中。
它自己觉得高出云端,举手可触摸白云飘。
人不能与之相比,怎敢斗挥双拳声。
白鹤飞抛在蓝天上,岩松紧挨在倾斜的岩石边。
僧人隔着黄河远望天,眼前弥漫着飘渺的烟。
晴朗时和红霞上升,遍布仙掌的掌面,看起来像仙人栖息的地方。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一颗仙掌树的描写,将其形容为一种神奇的存在。仙掌树峭秀的外形在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壮丽,令人惊叹不已。诗人将仙掌树与人间的世俗相比较,并表达了人类的渺小和无法与仙掌相媲美的感叹之情。诗中还描绘了一些幻想的景象,如白鹤在蓝天飞翔、岩松依山而生,以及僧人隔着黄河远望天空中的烟雾。整首诗以描写仙掌树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刻画,展示了诗人对神奇世界的向往与赞美。
赏析:
诗词以仙掌树为主题,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幻想的景象,给读者带来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诗人把仙掌树形容为搁浅在夕阳天空中的一块峭壁,倒映在潺潺的溪流中。通过这种富有画面感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奇特的景象之中。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仙掌树和人间的世俗相比较,表达了人类的渺小和对神奇的崇拜之情。通过描写仙掌树的形象和幻想的景象,诗人展示了自然之美和超越尘世的向往。整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精练的语言和深入的意境,给人一种震撼而又美丽的感受。
指崖屹立镇山川,万丈巍巍势插天。风日双清时有限,乾坤一览景无边。东西岘丹青与献,南北群峰紫翠边。我欲凌风登绝顶,一声铁笛叫飞仙。
圜丘恩例得量移,笑领全家出翠微。惟有来时的颅马,商山埋骨不同归。
春去云藏岳麓,梅黄雨涨昭潭。政尔倚栏无那,一瓯唤起清谈。
舒啸孤怀壮,天风荡杳冥。草枯秦地白,云尽鲁山青。闻道尊庄子,沽杯候野亭。平生辛苦事,须信此行经。
碧海蓬莱外,扶桑日本东。居然成绝域,久矣染华风。王化能柔远,遐琛亦会同。佛书龙藏古,梵夹象胥通。问道来飞锡,浮生若转蓬。中朝师法在,厚往圣恩隆。归羡翩翩鹤,吟瞻肃肃鸿。片帆唯就日,万里若游空。洗钵鲛人室,焚香海若宫。将迎烦国主,感叹聚邻翁。告别行何遽,题诗
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情若何,荀奉倩。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