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老能无倦,真为善事亲。
叔褒非佞者,何事拜邻人。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廕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爲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一卷。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褚德逸》是宋代诗人林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贤者褚德逸在至老之年对亲人的孝道和他不拘礼节的真诚之情。
诗意:
这首诗词以褚德逸作为主题,描绘了他在年迈后依然能够不知疲倦地尽力行善,并以真心实意地孝敬亲人。诗人提到了叔褒这个人,他不是一个佞附权贵的人,却出人意料地拜访了邻人。诗中透露出对褚德逸高尚品质和他的孝心的赞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褚德逸的赞颂,展示了孝道的重要性和真诚的力量。褚德逸在年迈之时仍然保持着对善行的热心,不知疲倦地为亲人做好事。这种真诚和孝心超越了社会礼仪的约束,体现了一个贤者内心的高尚品质。
诗词的中文译文:
至老能无倦,真为善事亲。
叔褒非佞者,何事拜邻人。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即使到了老年也能保持不知疲倦的精神,真心实意为亲人做好事。
叔褒并非奉承权贵之人,为何要拜访邻人。
通过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林同对孝道和真诚的推崇。他通过描绘褚德逸的孝心和善行,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贤者的高尚品质和他不受拘束的行为,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品质的敬佩。这首诗词引发人们对孝道和真诚的思考,提醒我们在与亲人相处和行善时要保持真诚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波眼沄沄浪复轻,稍苏羁束过清明。倩人觅路先寻酒,久客怀乡始见饧。松下紫芽肥野菜,竹间青叶带山樱。自从一别齐安后,直到今朝始听莺。
闻说芳亭著意浓,留连美景一壶中。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笋迸玉簪穿落日,柳拖金线击东风。时人尽道春归去,疑是桃源路忽通。
掌上恩移玉帐空,香珠满眼泣春风。飘零怨柳凋眉翠,狼藉愁桃坠脸红。凤辇只应三殿北,鸾声不向五湖中。笙歌处处回天眷,独自无情长信宫。
相送临汉水,怆然望故关。江芜连梦泽,楚雪入商山。语我他年旧,看君此日还。因将自悲泪,一洒别离间。
青山咫尺不容看,岂是山灵意有难。定自知侬坐诗瘦,故令空雾作漫漫。
萧条安化驿,倦客思悠哉。积水连天阔,青山送客来。疏篱风卷叶,败屋雨生苔。寄语淮阳旧,人今放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