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仇览》

蒲亭一长耳,何许得歌声。
化我鸱枭类,而令哺所生。

作者介绍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廕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爲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仇览》是宋代诗人林同的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发生在蒲亭上的故事。虽然没有具体提及人物姓名,但通过描写细节,表达了孝道的精神和情感。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蒲亭一长耳,何许得歌声。
化我鸱枭类,而令哺所生。

诗意: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长耳朝廷官员在蒲亭上听到歌声的故事。他将自己比作鸱枭,通过歌声的启发,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成为孝顺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寓言故事,突出了孝道的重要性。诗中的主人公原本像鸱枭一样自私冷漠,但通过听到歌声,他产生了改变。这首诗以简短的篇幅展示了孝顺的力量,表达了人性的转变和成长。

通过比喻手法,诗人将主人公与鸱枭相对照,突出了主人公在孝道上的转变。鸱枭是典型的捕食者,而主人公在听到歌声后,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成为一个关爱他人的人。这种转变强调了孝道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鼓励读者们以孝顺的心态面对家人和社会。

林同的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通过一个小故事传递了深刻的道德观念。它引发了读者对孝道的思考,并呼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他人的需要,并以孝心行事。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简洁的表达方式,展示了林同的才华和对人性的洞察力。

  • 《荻港》

    波眼沄沄浪复轻,稍苏羁束过清明。倩人觅路先寻酒,久客怀乡始见饧。松下紫芽肥野菜,竹间青叶带山樱。自从一别齐安后,直到今朝始听莺。

  • 《留春亭》

    闻说芳亭著意浓,留连美景一壶中。歌声不放莺声老,酒面长陪花面红。笋迸玉簪穿落日,柳拖金线击东风。时人尽道春归去,疑是桃源路忽通。

  • 《婕妤怨》

    掌上恩移玉帐空,香珠满眼泣春风。飘零怨柳凋眉翠,狼藉愁桃坠脸红。凤辇只应三殿北,鸾声不向五湖中。笙歌处处回天眷,独自无情长信宫。

  • 《送王闰》

    相送临汉水,怆然望故关。江芜连梦泽,楚雪入商山。语我他年旧,看君此日还。因将自悲泪,一洒别离间。

  • 《是日雨阴殊甚咫尺如隔然》

    青山咫尺不容看,岂是山灵意有难。定自知侬坐诗瘦,故令空雾作漫漫。

  • 《至安化驿先寄淮阳故人》

    萧条安化驿,倦客思悠哉。积水连天阔,青山送客来。疏篱风卷叶,败屋雨生苔。寄语淮阳旧,人今放逐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