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遣霰作前锋,势破张皇欲暗空。
筛瓦巧寻疏处漏,跳阶误到暖边融。
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人火失红。
方讶一冬暄较甚,今宵敢叹卧如弓。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霰》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雪花化作霰前锋飞,
势如破空欲弥补。
滴水晶莹漏屋瓦,
融入暖边失阶梯。
寒声雨声山难白,
冷气侵人火不亮。
惊叹一冬较往年,
如今夜卧叹更长。
诗意:
诗人以描写雪花迅猛而坚韧的姿态为开头,暗示了寒冷的季节即将到来。接下来,他通过描述屋瓦上的霰滴,揭示了冬日的冷酷和寒冷,以及温暖的地方也无法完全避免冷气的侵袭。最后,诗人感慨当前的寒冬格外寒冷,他不禁感到惊叹和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霰”为诗题,表现了寒冷冬季的严寒和困惑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寒冷和温暖的对比,通过描写霰滴从屋瓦上渗透进来,暗喻了严寒即将来临,冬天的寒冷局势难以避免。同时,诗中的对比也暗示了人们对温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却无法完全摆脱寒冷的侵袭。
整首诗运用了精确而富有感染力的描写手法,从而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体验到冬天的寒冷和人们对温暖的渴求。通过对冬季的描绘,诗人抒发出悲观的情绪,对寒冷的季节和现实状况感到惊异和不安。
总之,这首诗以朴实而精练的语言表达出了冬天的冷酷和人们对温暖的渴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忧虑和思考。它以简洁而独特的笔触揭示了人类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和无力,展现了杨万里深厚的诗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力。
两松郁苍苍,天矫出奇峭。翛然龙蛇姿,势欲排岩峤。老禅犹会心,默坐观万窍。我亦发深省,倚槛一长啸。此兴含千古,孰谓韦偃少。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翠蔓扶疏采撷忙,麴生系出古淮阳。蹋成明月团团白,酿作新鹅淡淡黄。醅瓮秋凄惊凛冽,糟床夜注爱淋浪,西斋幽事新成谱,首为高人著此方。
林光皎皎弄青枝,颇怪东风解冻迟。一夜前溪流雪汁,余花别岸不须吹。
玉龙十二蓬山顶,宝髻三千汉殿中。
金屋妆成物色新,三宫日用御厨珍。其余宫女千余个,分嫁幽州老斲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