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湘妃》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秦娥盖湘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作品评述

《湘妃》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筠竹千年老不死,
长伴秦娥盖湘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
九山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中,
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
凉夜波间吟古龙。

译文:
千年来筠竹常绿不凋零,
它长久陪伴着秦娥以及湘江的水。
蛮娘吟唱声响彻寒空,
九座山静立,绿色的泪花红开。

离开的鸾鸟与别离的凤凰在烟雾弥漫的梧桐树间,
巫山的云和蜀地的雨远距离相通。
幽愁在秋天的气息中升腾,笼罩着青色的枫树,
在凉夜的波浪之间,吟唱着古老的龙的悲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湘妃、秦娥和湘江等自然景物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筠竹象征着长久不变的爱情,它经历了千年依然翠绿茁壮,象征着诗人对秦娥的深情厚意。秦娥是湘妃的别名,她长久以来与湘江相伴,成为湘江的象征。

蛮娘吟唱的声音在寒冷的空中回荡,突出了蛮娘的独特魅力和妩媚动人的形象。

九座山静立,绿色的泪花红开,描绘了山岳的宁静和自然景色的美丽。这里的泪花红指的是山花的颜色,把山岳的美景与湘妃的离愁别绪相结合。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离别的情景,鸾鸟和凤凰在烟雾弥漫的梧桐树间相别,象征着两情相悦的爱侣分离的悲伤。巫山的云和蜀地的雨遥相呼应,表达了遥远地域间的相通与联系。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幽愁,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湘妃的思念。凉夜波间吟古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怨之情,将古老的龙的悲鸣与自己的心境相连。

整首诗词以婉约的语言描绘了湘妃、秦娥和湘江的美丽景色,融合了离别和思念的情感,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感情世界。

  • 《三垂冈》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 《夕次桐庐》

    百里清溪口,扁舟此去过。晚潮风势急,寒叶雨声多。戍出山头鼓,樵通竹里歌。不堪无酒夜,回首梦烟波。

  • 《徐子融以诗送余方叔吴介甫二书见示和韵以谢》

    簪去良朋未月期,无邪端欲正吾思。近来自服无他药,一卷中庸对证医。

  • 《寻张五回夜园作》

    闻就庞公隐,移居近洞湖。兴来林是竹,归卧谷名愚。挂席樵风便,开轩琴月孤。岁寒何用赏,霜落故园芜。

  • 《送王员外归朝》

    往来无尽目,离别要逢春。海内罹多事,天涯见近臣。芳时万里客,乡路独归人。魏阙心常在,随君亦向秦。

  • 《阮亨甫寿乐堂澹庵各一首》

    江西老澹庵,高节淇秋水。君庵亦澹名,闻其风兴起。一径窈柏竹,八窗秀荃芷。意行袭幽芳,燕坐鉴碧泚。铜炉古钟磬,瓦研素屏几。玄根息芸芸,泰宇安止止。大羹及玄酒,不入世人齿。床头周易在,更与参妙理。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