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真人一叶莲,浮游万顷思悠然。
我今不愿瀛洲去,愿作香风水上仙。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诗词:《香风楼》
朝代:宋代
作者:姜特立
中文译文:
太乙真人一片莲花,漂浮于广阔的水面上,心境悠然自得。我如今不愿离开瀛洲仙境,宁愿成为水上的仙子,驾着香风飘荡。
诗意:
这首诗词以太乙真人的形象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莲花作为一片浮游的存在,象征着纯洁与高尚的精神境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渴望超脱纷扰,追求宁静与自由的心愿。他不愿离开瀛洲仙境,而是宁愿成为水上的仙子,在香风的吹拂中自由自在地徜徉。
赏析:
《香风楼》通过太乙真人一叶莲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宁静和自由的追求。莲花象征着纯洁和高尚,它在浩渺的水面上漂浮,与世无争,思绪悠闲。诗人以此投射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瀛洲和香风楼都是象征性的存在。瀛洲是传说中仙境的名称,代表着纯净和超脱尘世的境地。诗人表示不愿离开这个仙境,意味着他希望远离尘嚣,追求一种超然的状态。而香风楼则象征着自由和舒适的生活,诗人愿意成为水上的仙子,在香风的吹拂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抒发情感,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传达了对追求内心宁静和远离尘世的向往,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超脱情怀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故山无期大刀头,黄尘溽暑未罢休。步云之篇忽我投,便见冰玉悬清秋。顺兴山川甲闽瓯,无风万壑松飕飕。步云之人人品优,御风御寇真其俦。仙人乘槎凌斗牛,回环十见天星周。猿鹤忽惊空蕙帐,周家正要磻溪望。
贵邑清风满,谁同上宰心。杉松出郭外,雨电下嵩阴。度雁方离垒,来僧始别岑。西池月才迥,会接一宵吟。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被之用丹漆。熏用苏合香。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莫向尊前惜沈醉,与君俱是异乡人。
仙苑蟠桃不老春,三千年实荐芳新。锡开王母瑶池宴,满簇金盘寿圣人。虽云绝品,未足为珍。幸有菩提真妙果,年年同献佛生辰。
东骛并偏门,篮舆兀睡昏。纺灯穿壁罅,吠犬闯篱根。久客悲行役,清愁怯梦魂。余生犹几出,回首付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