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相和歌辞·采菱行》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绿岸扣舷归。
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
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作者介绍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
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
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
长鬟弱袂动参差,钗影钏文浮荡漾。
笑语哇咬顾晚晖,蓼花绿岸扣舷归。
归来共到市桥步,野蔓系船萍满衣。
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
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
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乘船采菱的情景。湖泊平静,秋日阳光明媚,紫色的菱花像彩凤一样在湖上飞舞。船上的女子欢声笑语,尽情采摘着菱花,不顾身旁的马上男子。她们争相采菱,划船的桨声破开轻浪。她们长发飘荡,袖口飘动,钗影闪烁。她们笑着话语,扣舷归船。回到岸上,衣袂上挂满了采菱时拂过的浮萍。沿街的竹楼上,有许多的过路客。她们拿着酒杯,夜晚经过这里,醉醺醺地踏上大堤唱歌。在屈原的祠庙下,沅江的水面上,月亮映照着寒波上升起的白烟。这里传来一曲南音,长安城北望去有三千里。

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形象地描绘了采菱行的场景。作者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将湖泊、菱花和船上的女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感受到了春光明媚的气息和欢快的氛围。同时,通过描述女子们的动作、笑语和唱歌等细节,展现了她们自由自在、快乐开怀的状态。最后,诗中还穿插了长安北望的景象,给人一种遥远而辽阔的感受。

整首诗字字珠玑,形容语言优美,能够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采菱行的欢乐与活力。同时,诗中还通过描写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歌表达了人们对自由自在、快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景色的赞美。

  • 《赴举出山留寄山居郑参军》

    还如费冠卿,向此振高名。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理琴寒指倦,试药黑髭生。时泰难云卧,随看急诏行。

  • 《侄孙诗》

    寿母重孙始见渠,天教四世保同居。精神已是千金子,事业应须万卷书。亲戚满前非落寞,杯盘随分不萧疏。晬盘先揽文房宝,他日无优入异闾。

  • 《宝冠寺》

    山多猿鸟群,永日绝嚣氛。一涧水流出,几房僧共闻。拄筇黏落趺,拂石动寒云。谁昔来营此,寻碑看记文。

  • 《金谷园》

    当年歌舞时,不说草离离。今日歌舞尽,满园秋露垂。

  • 《长安路(一作韩翃诗)》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

  • 《日出吟》

    日出百鸟喜,覊人懒举眸。长恨年光缓,禄养未可求。若至年光过,高堂又白头。义和君有知,奈我心悠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