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君惜鸾殿,非妾妒蛾眉。
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
嫁来胡地恶,不并汉宫时。
心苦无聊赖,何堪上马辞。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歷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歷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相和歌辞·王昭君》是唐代诗人沈佺期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王昭君的遭遇和内心的痛苦。
中文译文:
不是您舍弃了鸾殿(宫殿),也不是我嫉妒了蛾眉(眉眼的美貌)。
命运薄弱因为傲慢的北虏,我对他们的残暴无可奈何。
嫁到这荒芜的胡地,与当初在汉宫的生活格格不入。
心灵痛苦无法排遣,怎能再忍受上马离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王昭君的遭遇表达了沈佺期对她的同情和痛惜之情。虽然文言文表达较为晦涩,但可以感受到王昭君在异地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在诗中,沈佺期以真情实感引起读者的同情,通过使用对比手法,对王昭君逃离汉宫后荒芜胡地的悲惨境遇进行了生动刻画。诗中所描绘的骄慢的北方侵略者与温婉纤弱的王昭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王昭君由于命运的不公而遭受的痛苦。
整首诗从意境到语言都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无助的哀怨。通过描述王昭君的境遇,沈佺期用悲伤的笔触描绘了她的心灵世界。这种苦闷无聊和辗转反侧无法舒展的感受,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所体验。
尽管时过境迁,但《相和歌辞·王昭君》这首诗词依然引人深思,让人对王昭君的遭遇产生共鸣,体会到她的苦楚和无奈。
光阴倾与篆烟消,十八年华似昨朝。久负君恩惭老大,已衰心力叹飘萧。官闲自可从乡饮,情至因忘对客谣。一笑春红真漫耳,傍人已道色全饶。
空山雪片大如盘,有客远在孤馆眠。翰林喝马不到地,白帝叱驭亲行鞭。疾驱滕六笞飞廉,六花急舞狂且颠。玉皇香案口读宣,深衣大带依然仙。东里先生履欲穿,湿透布袜枵囊缠。高谈雄辩炉亭边,不有义意谁肯前。阳羡山中春信传,两骖已发垂虹鞭。诸君急棹山阴船,子猷逸兴今翻然。
潞公曩自蜀遄归,约仅逾年秉政机。当日燕毛谁与并,后来接踵未应稀。从星元合陪天柱,戴气宁当远日畿。会看传宣燕私第,赐香成雾彩成围。
绿篠欹墙叶叶声,夜凉风细露华清。飘零何幸逢公子,邂逅相看不世情。拟向伯伦求酒颂,不知东野解诗鸣。三峰峰下文章伯,应忆当年阮步兵。
将何写幽意,有此古桐声。为问好弹处,谁来听蟹行。
缆解鸥飞处,船移柳影中。林户桃李月,浦溆蕙兰风。酒浅能无醉,歌长惜有终。赋诗聊泚笔,寓意未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