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菔鼠尾大,蔓菁兔耳长。
先生不忍摘,野客却同尝。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芗林五十咏·折蔬亭》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芦菔鼠尾大,蔓菁兔耳长。
先生不忍摘,野客却同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折蔬亭的景象。芦菔和蔓菁是两种蔬菜,芦菔的形状像鼠尾巴一样大,蔓菁的叶子则像兔耳朵一样长。诗人说他不忍心去采摘这些蔬菜,而野客们却都愿意品尝。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芦菔和蔓菁的形状,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以先生和野客的对比,展示了不同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先生不忍心采摘,可能是因为他对自然的敬畏和珍惜之情,而野客们则愿意品尝,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然的随意和享受之态度。
这首诗词简洁明了,用寥寥几句话勾勒出了一个生动的场景。通过对蔬菜的描写,诗人间接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同时,诗人通过先生和野客的对比,反映了不同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差异。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引发人们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妾情歌柳枝,郎意怜桃叶。罗带绾同心,谁信愁千结。楼上数残更,马上看新月。绣被怨春寒,怕学鸳鸯叠。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西风吹我鬓鬅鬙,独立庭中影随形。一岁露从今夜白,百年眼对老天青。经秋不脱无多树,近月能明有几星。惆怅前修人去尽,后生谁可嘱遗经。
京尘拂尽一囊轻,归思飘然入杳冥。五两风高飞榜急,八重山秀倚天青。供花林鸟窥禅熟,闻呪潭龙起蛰醒。他日可容攀社侣,篮与终待叩松扃。
柳暗清波涨,冲萍复漱苔。张筵白鸟起,扫岸使君来。洲岛秋应没,荷花晚尽开。高城吹角绝,驺驭尚裴回。
水珠卷苗叶,夕气转阴机。浩露添璀璨,明蟾坐发挥。静窥关物理,行拂上人衣。除却长沮伴,能知此竟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