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香炉峰》

香炉不铸石陶甄,鼻不闻香眼见烟。
上有文殊师利塔,好将一瓣此中燃。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诗词:《香炉峰》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香炉不铸石陶甄,
鼻不闻香眼见烟。
上有文殊师利塔,
好将一瓣此中燃。

中文译文:
香炉不用铸造坚硬的石头或精美的陶瓷,
鼻子闻不到香气,眼睛看不到烟雾。
高高的塔上有文殊师利塔,
我愿将一片花瓣点燃于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寓意深远的景象,展示了诗人对于香炉和佛教文化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诗人提到香炉不需要使用坚硬的石头或精美的陶瓷来铸造,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物质的态度。他认为香炉并非因为材质的高贵而被尊崇,而是因为它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与佛教教义中强调内心修行的重要性相契合。

其次,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感官的境界。他说自己的鼻子无法闻到香气,眼睛无法看到烟雾。这一表述可以理解为诗人超越了对于物质世界的依附,达到了一种超越感官的境界。他试图通过消除外在的感官干扰,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然境界。

最后,诗中提到了文殊师利塔,文殊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代表智慧和文化。文殊师利塔是用来供奉文殊菩萨的塔,象征着智慧和解脱。诗人表示愿意将一片花瓣点燃于此,这可以理解为他愿意将自己的心灵和智慧献给佛法,寄托自己的追求和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香炉和佛教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和感官的超越追求,以及对智慧和解脱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以及对心灵境界的思考,都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 《从军行》

    日落戍龙庭,风多牧马鸣。平沙但衰草,百里见孤城。

  • 《玉真书院经德堂》

    平生经德几人知,莫忘当年两字师。绝代本无空谷叹,逢人且觅镇山诗。千章古木阴浓处,万卷藏书读尽时。却把一杯堂上笑,世间多少噉名儿。

  • 《送张文龙州判》

    太息君侯有祖风,樽樽五载簿书业。功臣昔绘云台上,循吏今標汉傅中。绿水江风送行色,紫金亲月照孤忠。预人家国非吾事,但喜诗书气味同。

  • 《谢何学士王专推官王道士同见访》

    闲离锦帐带纱巾,谁从东郊访隐沦。旧在幕在珠履客,新游门下羽衣人。扫苔虽是开三径,采蕨何繇致八珍。太史还应怪躔次,郎官星犯客星频。

  • 《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

    自怜无骨可封侯,漫来学省陪英游。逸兴未忘河朔饮,羁踪已分周南留。久负云山竟缘底,百指饥寒良坐此。鬓毛苍苍已难拣,何时却到云山里。休问归囊金有无,采芝酌水延朝晡。未要学仙跨威凤,况有作诗嘲训狐。藜杖芒鞋乐复乐,老藤悬花当罗幕。月明须上最高峰,横竹一声秋万壑。

  • 《酬别盱眙杜舆》

    君希谢太傅,筑室卧东山。应携玉人去,为问何时还。扁舟欲之东,霜落江潮悭。难从京口渡,且转广陵湾。与君合复离,悦若愁梦间。婴疾再寒暑,医师怜我顽。颓龄未遽尽,解组誓投闲。幽岩有芳桂,晚岁约同攀。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