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香炉寺》

道边绕庙占疏凉,郊远山连草树荒。
果有祖师传印在,为予试爇一炉香。

作者介绍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香炉寺》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道边绕庙占疏凉,
郊远山连草树荒。
果有祖师传印在,
为予试爇一炉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香炉寺的景象。庙宇位于偏远的道路旁边,清凉宜人。郊野遥远,山脉连绵,草木凋零。诗人在这个庙宇中发现了祖师的印章,于是他决定试着燃烧一炉香。

赏析:
《香炉寺》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宁静而荒凉的庙宇景象,展现了宋代山水田园诗的特点。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氛围,与现代人追求繁忙生活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道路旁的庙宇给人以清凉的感觉,暗示着人们可以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安宁。

诗中的郊远山连草树荒,描绘了一片凄凉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环境的荒芜和萧瑟。这种萧瑟的意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淡泊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寂静和宁静的价值。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行动。他在庙宇中发现了祖师的印章,决定点燃一炉香来向祖师表达敬意和虔诚。这种行为是对传统文化和信仰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总体而言,王洋的《香炉寺》通过对庙宇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以及追求宁静和内心平静的价值观。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意境,体现了宋代山水田园诗的独特魅力。

  • 《领客南园和余处恭尚书清凉寺劝农二首》

    人间俗杀是公筵,最苦沉烟杂烛烟。何似大家行几步,逢花即饮醉还眠。

  • 《黄元静饮客蒲莲海中殊胜绝》

    扁舟径入芙蕖国,一笑俱非褦襶人。低拂柳阴偏障暑,活烹芡觜快尝新。小巾脱去我先醉,大榴取来渠更真。啜酹数觥诗兴发,羡君越漾老精神。

  • 《佳人醉》

    暮景尔萧尔霁。云淡天高风细。正月华如水。金波银汉,潋滟无际。冷浸书帷梦断,欲披衣重起。临轩砌。素光遥指。因念翠蛾,香隔音尘何处,相望同千里。尽凝睇。厌厌无寐。渐晓雕阑独倚。

  • 《营师常秉烛为人说气色戏成此绝》

    曙色熹微已出门,擘浮热眼相旁人。不如睡足朦胧起,留得沉光看本身。

  • 《与所盘诸君会石幡还和杜老曲江头》

    青禽生上弄毛衣,飞来檐头唤不归。清景每於诗裹见,羁愁惟到海边稀。僧回古殿山礬落,客散风斋蝙蝠飞。独得青山已惆怅,此情犹是片时违。

  • 《丙戌元日二首》

    歙山严濑寄荆扉,想见同时雪正飞。柳动梅残惊岁换,儿寒女瘦望予归。百年偏许诗名在,双鬓能知世事非。社友踏泥肯相顾,酒钱更欲典春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