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彝既列,瑚簋方荐。
歌工载登,币礼斯奠。
肃肃享祀,颙颙缨弁。
神之听之,福流寰县。
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博览,工属文。太宗为秦王时,以亮为王府文学,每从征伐,尝预祕谋。贞观中,累迁散骑常侍,封阳翟县侯,卒谥曰康。诗一卷。 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博览,工属文。太宗为秦王时,以亮为王府文学,每从征伐,尝预祕谋。贞观中,累迁散骑常侍,封阳翟县侯,卒谥曰康。诗一卷。
《享先农乐章·肃和》是唐代诗人褚亮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歌描绘了庄严肃穆的祭祀场景,表达了对神明的敬意以及对丰收的愿望。
中文译文:
酒器和盛满了,珊瑚器具已经摆好。
歌工们登场,德行高尚的人奉上祭品。
庄重的祭祀开始,红色的帽子闪耀。
神明聆听,幸福与福祉流向世间。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庄重肃穆的祭祀场景为基调,通过描写祭祀的过程和氛围,表达了对神明的虔诚崇敬,以及对丰收和幸福的期盼。
诗中通过“酒器”、“珊瑚器具”等描写,展现了祭祀的庄严场景,使人感受到祭祀仪式的肃穆与庄重。同时,“歌工们登场”、“德行高尚的人奉上祭品”等描写也凸显了祭祀的庄重性和庄严性。
诗中最后一句“神明聆听,幸福与福祉流向世间”,表达了对祭祀仪式的深切希望,祈求神明倾听祭祀的祈愿,并带来幸福和福祉。
整首诗以其庄严的语言和深情的词句,将人们的虔诚敬意和对丰收幸福的期盼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并将读者带入一种神秘的宗教氛围中,令人思考人与神明之间的渊源以及对自然与世界的崇敬。
早过升仙不暇炊,桥边买饼疗朝饥。纷纷满座谁能识,大似新丰独酌时。
瑞兽香云轻袅,华堂绣幕低垂。人生七十尚为稀。况是钓璜新岁。登俎青梅的皪,明阑红药芳菲。天教眉寿过期颐。常对风光沈醉。
雪气着我屋,鸡肤畏薄衾。春寒竹窗睡,晓梦故乡心。多病妨豪饮,无私称苦吟。小炉炽新炭,卯酒再三斟。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山泉潄玉琴,尘世谁知音。植杖憩于此,顿消名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