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挂东峰,光色笼远树。
西峰急雨来,童子渡溪去。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芗岩山居孟夏二十绝》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夕阳挂东峰,
夕阳斜挂在东峰上,
光色笼远树。
晚霞的光彩笼罩着远处的树木。
西峰急雨来,
西峰上猛烈的雨水降临,
童子渡溪去。
一个童子横渡溪水而去。
《芗岩山居孟夏二十绝》以简洁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夏日山居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夕阳挂在东峰上,以及晚霞的光彩笼罩远处的树木,表达了夕阳余晖的美丽和辽阔。西峰的急雨给诗中增添了一丝动感和戏剧性,同时,童子渡溪则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山川景色,给人一种清新宁静且意境深远的感受。
这首诗具有宋代山水诗的特点,注重意境的表达,突出了山居生活与自然景色的结合。通过描绘夕阳、晚霞和雨水,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整个诗篇产生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舒岳祥对山水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美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芗岩山居孟夏二十绝》通过简洁而优美的描写,将夏日山居的美景展示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景物与人物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愉悦感受,同时也传递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之情。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怀仙津步翳,凡圣隔两尘。长统植园果,老幼分甘珍。
削成双峰玉骨清。
圣日祥风起,韶晖助发生。蒙蒙遥野色,袅袅细条轻。荏弱看渐动,怡和吹不鸣。枝含馀露湿,林霁晓烟平。缥缈春光媚,悠扬景气晴。康哉帝尧代,寰宇共澄清。
檐牙隐隐出层霄,飞阁联楹满翠涛。花夹御城红雾重,春移仙仗彩云高。天家日月无私照,圣主山河不动摇。正是太平文物盛,玉笙金管进蒲萄。
苦雾收残文豹别,怒涛惊起老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