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子草书人不及,洞庭叶落秋风急。
上林花开春露湿,花枝濛濛向水垂,见君数行之洒落,石上之松松下鹤。
若把君书比仲将,不知谁在凌云阁。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长于歌诗,性好诙谐,尝为韩滉节度判官,与柳浑、李泌善。浑辅政,以校书徴,泌为相,稍迁着作郎。悒悒不乐,求归,坐诗语调嚯,贬饶州司户参军,后隐茅山,以寿终。集二十卷,今编诗四卷。
萧郸草书歌
萧子草书人不及,
洞庭叶落秋风急。
上林花开春露湿,
花枝蒙蒙向水垂。
见君数行之洒落,
石上之松松下鹤。
若把君书比仲将,
不知谁在凌云阁。
中文译文:
萧郸的子草书与人并不相比,
洞庭湖的叶子落在秋风中迅速。
上林园中花朵娇艳开放,春露湿润,
花枝缭绕把花儿垂向湖水。
看到先生写的这几行字,字迹洒脱,
像在岩石上的松树下飞舞的仙鹤。
如果将先生的字作与仲将相比,
不知道谁在高悬的凌云阁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顾况写给他的友人的赞诗。诗人通过对萧子草书的赞美,表达了对其书法才华的钦佩和赞赏。诗中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色,在春天花开的园林中,花枝轻拂湖水,形成了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友人的字体描述,将其比喻为岩石上的松树下飞舞的仙鹤,形容其字迹洒脱,充满了诗意和韵味。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书法的高度评价,称其字与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仲将相比也不逊色。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书法才华的赞美之情。
瘦马孤征雪满衣,山长谁不念庭闱。灯寒竹屋无人共,月到梅花有梦归。抵掌相逢连夕语,转头顿党十年非。武夷人老君行矣,莫待墨池春浪肥。
董卓犹知用荀爽,蔡京也解召杨时。善人寿命如松柏,自有神明好护持。
寒梦去易回,归心动复止。天涯一逆旅,身傍五穷鬼。渺渺三山云,浩浩九江水。幽窗风雨夜,此情竟谁委。
群山皆玉立,中有一峰危。天近秋云薄,松深夜月迟。洞因寻药入,席为听泉移。此趣无人会,临风酒一卮。
厄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道童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远驾车。恠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腾蛇。曾闻玉井金河在,会见蓬莱十丈花。
(我行自东,不遑居也。)我行自东,山海其空,旅棘有丛;我行自西,垒与云齐,雨雪凄凄;我行自南,烈火满林,日中无禽,雾雨淫淫;我行自北,烛龙寡色,何枉不直。我忧京京,何道不行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