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西来如箭急,小姑横截江心立。
桃花水涨势相争,峡口瞿塘犹不及。
山神堂堂心胆粗,当时人间伟丈夫。
江头庙里青绫帐,翠靥金钗塑小姑。
《小孤山图(徐贲画,代莘野赋)》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这首诗以徐贲所画的《小孤山图》和代莘野的赋文为题材,描述了江水奔流而来,一座小孤山横亘江心,桃花水势汹涌,峡口的瞿塘更是难以与之匹敌。山神庄严威武,堂堂正正;当时的人们都称赞他是伟大的丈夫。江头的庙里,有一幅青绫帐挂着,上面塑造着一位戴着翠靥和金钗的小姑。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画面和景物展现了江水的湍急和奔腾,以及小孤山的障碍和峡口的险峻。诗人通过对山神的赞美,表达了对勇敢、坚强的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庙中的青绫帐和塑像则烘托出小姑的美丽和高贵。
这首诗词传达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交融之美。江水的奔涌和小孤山的阻隔代表了困难和挑战,而山神和小姑的形象则象征了人们对于勇敢和美丽的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壮丽和恢弘的感觉。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何为西庄王给事,柴门空闭锁松筠。
忽忆东朐为客日,壮心初见水云乡。岛夷居处邻荒服,潮水来时杂海商。卧看苍溟围大块,坐观红日出扶桑。虚生虚死人何限,男子之称不易当。
侵星发徂辆,悠悠即长路。家人前致词,问我将焉赴。躬耕苦旱干,何以资朝暮。衣食事奔走,晨寒犯霜露。枫林号夜乌,宿草栖寒兔。轻烟动虚里,崩沙依浅渡。凄凄浮客心,黯黯长天雾。逍遥思孔桴,濩落嗟庄瓠。去去返蓬蒿,脱粟安所素。
两两三三溪上童,口吹麦叶送迎翁。花间缓步阴阴日,柳畔閒行款款风。山鸟何愁头也白,野棠无愧面能红。太平五十年前过,烦恼今知万境空。
十指中央了五行,说人休咎见前生。我来本乞真消息,却怕呵钱卦欲成。
出宿金尊掩,从公玉帐新。依依向馀照,远远隔芳尘。细草翻惊雁,残花伴醉人。杨朱不用劝,只是更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