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效阮公诗》

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
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
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
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

作品评述

《效阮公诗》是南北朝时期江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
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
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
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江淹对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命运的思考。他以阮籍(字公)为榜样,借用了他的名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赏析:
诗的开头写到了"若木出海外,本自丹水阴",意味着作者自己身世低微,像一株若木离开了红尘之外的海外,本来属于深山之中的红水之阴。这里可以解读为作者对自己出身的自省和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接着,诗中出现了"群帝共上下,鸾鸟相追寻"的描述。这里以帝王和神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尚理想和追求的渴望,希望能够与众多英杰共同在世间上上下下、追寻真理。

然而,诗的下半部分则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千龄犹旦夕,万世更浮沉"意味着人生如梦,千年或许只是一瞬间,万世中的光阴更是无常而短暂。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生短暂和时间匆匆的感叹。

最后两句"岂与异乡士,瑜瑕论浅深"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处境和身份的思考。他意味着自己与那些生活在异乡的士人相比较,自己的名利成败都是微不足道的。瑜瑕论浅深则指的是琐碎的事物和名利皆是浅薄之物,不值一提。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境遇和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高尚理想、对于人生短暂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名利和琐碎事物的淡泊态度。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士人的心境和思想倾向,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途次望乡》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 《次韵陈蹈元种竹池上之什》

    冶容多妩媚,劲节自高尚。绝知尤物美,宁似此君放。疏渠望修竹,凛凛丈人行。虽然合九奏,未必遗一唱。移根拂云姿,作伴满月相。客来与周旋,一洗眼中瘴。丞哉太丘徒,风味晋人上。五言落凡目,失喜狂欲恙。渭川植千亩,玉井开十丈。并吞罗心胸,出语还自状。我穷海滨卧,局促

  • 《昭君怨》

    塞上将军且罢兵,一身万里自经营。将军歌舞升平日,却调琵琶寄怨声。

  • 《奉简在伯四首》

    书中旧学来禽帖,今日蛮州得饫尝。要与先生共咀嚼,更将煮蜜助甘香。

  • 《治药》

    药采人间足,方从肘从参。年来医罕间,老去病多谙。风雨关淫疾,刀圭辨苦甘。君看不龟手,犹败越人南。

  • 《江上》

    长林何缭绕,远水复悠悠。尽日馀无见,为心那不愁。忆将亲爱别,行为主恩酬。感激空如此,芳时屡已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