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常忆破正红,今日相逢二月中。
自是粉闱人未识,莫因花晚笑春风。
王珪(一○一九~一○八五),字禹玉,华阳(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侍读学士。神宗熙宁三年(一○七○),拜参知政事。九我,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哲宗即位,封岐国公,卒于位。謚文恭。珪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以文章致位通显。有集百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华阳集》六十卷,附录十卷。武英殿聚珍版印时,删编爲四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八叶清臣撰《王文恭珪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王珪诗,以武英殿聚珍版《华阳集》(其中诗六卷)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另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小桃》是宋代文人王珪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二月中旬遇到一棵开着破裂粉红花朵的小桃树,引发了他对于花的思索和情感的表达。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小桃时常让我想起那破裂的正红色,
今天我们相遇在二月中。
她是粉闺中的人们尚未认识的,
不要因为花晚笑春风而嘲笑她。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一棵小桃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花朵的思念之情。首句中的“小桃常忆破正红”揭示了作者对于过去景象的回忆,他常常怀念那些破裂的鲜红花朵。第二句“今日相逢二月中”表明了作者与这棵小桃树的相遇发生在二月中旬,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的两句“自是粉闱人未识,莫因花晚笑春风”则表达出作者不希望人们因为这棵小桃树开花晚而嘲笑它,而是应当欣赏和珍惜它所代表的春天之美。
这首诗词的情感是温婉而深沉的。作者通过对小桃树的描绘,唤起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并将这份情感与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中的小桃树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同时也象征着希望和重生。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传递出对于生命和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一个简单的场景为切入点,通过对小桃树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和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感悟。它既展示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又体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将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著。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若无饥渴患,何贵一箪乐。
日净岚光上,山藏野意添。海潮来隐几,越岫巧当帘。绝俗宜招隐,论诗未属厌。居虽朝市近,事事见安恬。
泮水题名记,灵光独此翁。褎衣雋曼倩,折角郭林宗。湖海襟期别,风涛患难同。斯人宁复得,些罢涕无从。
火云影裡一叶落,玉鉴光中便见秋。一任秋来又秋去,大江依旧向东流。无变易,有来由。塞鸿何处,白鹭沧洲。数声渔笛烟村晚,狼籍断霞闲钓舟。
如椽老笔健文章,枉对槐间雁鹜行。只共低头了官事,忽惊举手劝离觞。百年可落尘埃梦,一瓣曾薰知见香。珍重平生安东法,穷通何地不徜徉。
大雪满长安,春来特地寒。新年头佛法,一点不相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