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瓮瓶,形模端正玉色明。
乌聊山边才百文,见者叹赏不容声。
乃知物无贱与贵,要在制作何如耳。
轮囷如瓠不脱俗,虽玉万镒吾何取。
王止二日闻斯言,欣然为赋瓮瓶篇。
浊世愦愦随风旋,跖不夷谋吁可怜。
百年气节一朝捐,身落粪壤心窬穿。
岂不见齐田鲁季势薰天,万世之下箪瓢贤。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小瓮瓶》是宋代钱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小瓮瓶,形状端正,散发出明亮的玉色。虽然只是边上刻有百文,但见者都会感叹并欣赏,不禁默然无声。
从这里我领悟到,物品并没有贵贱之分,关键在于制作的手法和工艺。瓮瓶形状简朴,没有摆脱世俗的俗气,即使是玉石制成的,价值万镒,我又何必去追求呢?
当王止两日听闻这番言论后,他高兴地为这个小瓮瓶写下了一篇赋诗。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人们随风旋转,没有固守正直的思想,实在令人怜悯。百年的气节在一瞬间被抛弃,身体沦为粪土,心灵却穿越时空。
难道我们没有见到过齐国的田鲁季,他的威势笼罩天下,万世之后依然被人们称为贤者,他所使用的却是简陋的箪瓢。
这首诗词以一件小瓮瓶为切入点,通过对物品贵贱与制作工艺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追求虚荣和功利的无奈和惋惜之情,以及对真正的品德和气节的珍视和追求。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世间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以及真正的智慧和价值是与内在的品德和精神境界相关联的。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感慨,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探幽适兴访仪林,休听春蛙说雨深。翠竹黄花新般若,青山绿水旧知音。禅盟苏晋情相契,酒恋渊明醉且斟。此去雪峰应不远,肯容杖履谩相寻。
德胜王太子,号不如密多。指山还梵志,魔群不奈何。
彩笔恹恹慵赋咏。斗草闲来寻小迳。西园春事只供愁,当好景。成孤另。春又那知人欲病。洗尽残妆临晚镜。淡玉一团浆水莹。强持檀板近芳樽,云遏定。君须听。低唱月来花弄影。
一冬无此寒,十日不得出。闭门坐如钩,老去万感入。治游亦余事,况乃灯火毕。独怜镜湖春,一一各秀发。枝条掇芳蕤,惨悴变仓卒。凡草何足云,谁吊梅柳屈。东城有佳士,词笑最华逸。持此往问之,雨溅袍袍湿。蛮笺定送似,来时诗意涩。醉里作蛇鸦,行划倩苏十。
忽忽春将半,冥冥雨未休。过从喧屐齿,追赏负觥筹。诗句那排闷,莺声巧唤愁。晴郊饶胜概,何日许同游。
汉皇无事暂游汾,底事狐狸啸作群。夜指碧天占晋分,晓磨孤剑望秦云。红旌不卷风长急,画角闲吹日又曛。止竟有征须有战,洛阳何用久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