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麦千平垄,横槎一小溪。
梓花红绽碎,粟穗绿垂低。
村妇犹多跣,山猿逐少啼。
东川虽已过,锦里尚云西。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小溪县》
刈麦千平垄,横槎一小溪。
梓花红绽碎,粟穗绿垂低。
村妇犹多跣,山猿逐少啼。
东川虽已过,锦里尚云西。
中文译文:
收割麦田千百条,一条小溪横过旁边。
梓花红色绽放散开,玉米穗儿绿意低垂。
村中妇女依然赤脚行走,山间猿猴声音渐渐减少。
东川的山川景色虽已经过去,锦里的美景仍在向西延伸。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词《小溪县》是宋代的作品,由范成大所创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农村景色,展现了农田的丰收景象和自然的美妙之处。
首先,诗人描述了麦田的景象,刈麦的农民们在千百条平坦的麦田上辛勤劳作。小溪横贯其中,给整个景色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活力。
接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梓花和玉米穗的景色。梓花绽放成红色,点缀在田间,而玉米穗则垂挂在绿意盎然的田野上。这些细节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丰饶。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描述了村中的妇女和山中的猿猴。村妇们依然赤脚行走,这可能暗示着贫困的生活状况,但也表达了她们对土地的依恋和对生活的执着。山中的猿猴声音逐渐减少,可能是因为它们在远离人类的干扰下减少了啼叫,这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
最后两句“东川虽已过,锦里尚云西”,诗人以地名的方式表达了时间和空间的变迁。东川是指过去的时光,而锦里则象征了美好的未来。诗人认为,即使时光流逝,美好的景色依然向西延伸,展现出希望和向往。
《小溪县》通过对农村景色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希望。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宁静、朴素而又充满生机的情感,给人以静心、享受大自然之美的感觉。
愁向胡天别塞垣,一闻南雁一销魂。妾心纵得随明月,解近君王不解言。
好画谁如莘枣强,堕马折肱犹未忘。何年写此寒林趣,精绝未数左手王。屋里何人坐吹笛,似是南昌郡中客。曲终朔雪忽飞来,开门满树梅花白。
莫嫌梅影太清寒,试向冬窝带雪看。自是一般相茹入,无诗恰莫近栏干。
乱山急雨佐吾愁,春去已远人淹留。谁能一饮一车酒,纵谈醉胆下凉州。元戎高韵抚鸾凤,旧有沙堤几步长。眼底不堪论往事,且夸羯鼓似邠娘。应怜逋客羞涩余,思归欲自架柴车。月边风冷不得住,凡骨从来有曼都。
使王近于民。远于佞。近于义。啬于时。惠于财。亲贤使能。
小立危楼望眼遥,晚烟淡处见湖桥。梅花落尽寒犹力,留得东风候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