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
转似秋蓬无定处,长于春梦几多时。
半头白发惭萧相,满面红尘问远师。
应是世间缘未尽,欲抛官去尚迟疑。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萧相公宅遇自远禅师,有感而赠》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宦途堪笑不胜悲,
昨日荣华今日衰。
转似秋蓬无定处,
长于春梦几多时。
半头白发惭萧相,
满面红尘问远师。
应是世间缘未尽,
欲抛官去尚迟疑。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白居易在萧相公宅遇到自远禅师后的感慨之情。诗人以自身的宦途经历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转变。他感叹宦途的荣华昨日还在,而今却一切衰败,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凉。他将自己比作漂泊不定的秋蓬,将宦途比作昙花一现的春梦,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诗人以自己半白的头发感到惭愧,向远禅师问道红尘世界中的真正意义。他认为自己在这世间的缘分尚未尽尽,虽然有放弃官职的念头,但仍存在犹豫不决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白居易内心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宦途的描述,诗人揭示了人世间的浮华和虚妄,以及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他对自己的颓败和对官职的思考表达了一种对尘世的厌倦和追求内心真实的心情。通过与远禅师的对话,诗人试图寻找人生的真正意义和解脱之道。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清远,通过对人生的反思和追问,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
送君北上黄林隅,路旁争问谁家姝?胡姬自言今罗敷,千骑中央夫婿殊。
萝径掩空扉,炎尘逐雨归。山明余夕在,草暗一萤飞。姹女鸾和驭,丹仙鹤羽衣。焚香与默坐,初悟幻情非。
野树皆绿叶,清江初白苹。偶来无筮日,小出当行春。人颂勾龙社,恩沾佩犊民。横江三百丈,遥见石嶙峋。
韩杜有佳句,炯炯如辰星。自昔此邦胜,中土亦饫听。奇观今愈多,洞户长不扃。秀色真可餐,腴泽到畦丁。寒岩度轻舫,瘦岭着危亭。因已小雁荡,宁复谈屏谈。自我来拥麾,每思御风泠。如何半载间,足迹才一经。居然俯仰中,便觉尘虑冥。旧刻暗苍藓,往事过奔霆。颇闻烟霞外,往往
西颢腾精,天地始肃。盛德在金,百嘉阜育。纩弩射牲,築坛登谷。明灵格思,旄罕纷属。
诗论心胆见天真,酒逐羁怀若有神。一夕所思惟我友,四时最乐是熙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