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灵鼍。
贺灵鼍。
几年翠舞与珠歌。
看到日斜犹未足,涌金门外涌金波。
黄公绍,宋元之际邵武(今属福建)人,字直翁。咸淳进士。入元不仕,隐居樵溪。著《古今韵会》、以《说文》为本,参考宋元以前字书、韵书,集字书训诂之大成,原书已佚,其同时人熊忠所编《古今韵会举要》中,略能见其大概。另有《在轩集》。
黄公绍,生卒年不详。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中进士,受职架阁官。邵武人李南叔收录严羽的诗和评辑为《沧浪吟》,黄公绍为这本书撰写序言,极力推荐,使这部名著特别是《沧浪诗话》得以广泛流传,蜚声中外。宋亡,他弃官返籍,筑室于今邵武市西樵岚溪畔,并以宋代名儒胡安国“心要在腔子里”为格言,把书室命名为“在轩”,以表明他专心致志于治学的志向。
黄公绍博洽古今,潜心著作。他精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约在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前,以《说文解字》为本,参考宋、元以前的字书、韵书,撰《古今韵会》,成为字书训诂集大成的著作。另与熊忠合编《古今韵会举要》。黄公绍生前著作很多,现仅存《在轩集》1卷,有文30篇,诗约28首。
《潇湘神·贺灵鼍》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黄公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贺灵鼍。贺灵鼍。几年翠舞与珠歌。
看到日斜犹未足,涌金门外涌金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的美丽景象,并以贺灵鼍为主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诗人通过描述鼍鱼的活动和景色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讴歌。
赏析:
首句“贺灵鼍。贺灵鼍。”通过重复的形式,引出了诗词的主题。贺灵鼍是一种神奇的鱼,具有灵性和神奇的能力。接着,诗人描述了几年来湖中的景色,翠舞和珠歌充满了湖光山色的美丽和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看到日斜犹未足,涌金门外涌金波。”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湖面上金色的波浪在金门外涌动的景象。这里的“金门”指的是湖边的一个地方,诗人通过运用动词“涌”来形容波浪的连续涌动,增强了景色的生动感。
整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通过对湖光山色和贺灵鼍的生动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灵性。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美丽的意象,给人以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
经术吾家事,躬行更不疑。仁常为己任,清每畏人知。古训必三复,危途仍十思。兢兢死方已,宁论迫期颐。
过江始与风沙隔,京口山连北固牢。刺史丰仪於体重,邦人全伏以名高。宴盘紫蟹方多味,古寺青林不厌遨。定挈传家旧图籍,漕河应莫费吴艘。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生平耿耿不忘君,位下才高气不群。手取科名如拾芥,眼高富贵等浮云。只知世可行吾道,其奈天将丧此文。知遇莫酬今已矣,篇诗聊寓一哀云。
诗人常说岭头梅,往往春风自此来。我到岭头都不见,空将春梦又空回。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