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中。
月明中。
满湖春水望难穷。
欲学楚歌歌不得,一场离恨两眉峰。
黄公绍,宋元之际邵武(今属福建)人,字直翁。咸淳进士。入元不仕,隐居樵溪。著《古今韵会》、以《说文》为本,参考宋元以前字书、韵书,集字书训诂之大成,原书已佚,其同时人熊忠所编《古今韵会举要》中,略能见其大概。另有《在轩集》。
黄公绍,生卒年不详。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中进士,受职架阁官。邵武人李南叔收录严羽的诗和评辑为《沧浪吟》,黄公绍为这本书撰写序言,极力推荐,使这部名著特别是《沧浪诗话》得以广泛流传,蜚声中外。宋亡,他弃官返籍,筑室于今邵武市西樵岚溪畔,并以宋代名儒胡安国“心要在腔子里”为格言,把书室命名为“在轩”,以表明他专心致志于治学的志向。
黄公绍博洽古今,潜心著作。他精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约在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前,以《说文解字》为本,参考宋、元以前的字书、韵书,撰《古今韵会》,成为字书训诂集大成的著作。另与熊忠合编《古今韵会举要》。黄公绍生前著作很多,现仅存《在轩集》1卷,有文30篇,诗约28首。
诗词:《潇湘神》
作者:黄公绍
朝代:宋代
月明中,月明中,
满湖春水望难穷。
欲学楚歌歌不得,
一场离恨两眉峰。
中文译文:
月亮明亮地悬挂在空中,
月亮明亮地悬挂在空中,
湖水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望不尽。
我想学唱楚歌却无法得到,
一场离愁在我两眉之间峰峦起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月明春夜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月亮明亮地照耀着,湖水波光粼粼,映照出春天的美丽景色,然而这美景却无法满足诗人的心灵需求。诗人渴望学习楚国的歌曲,但却无法领悟其中的真谛,无法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中的“离恨”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而“两眉峰”则象征着诗人眉头间的愁思重重。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抒发了他对于心灵追求的渴望和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诗人内心感受的结合,诗词传达了一种思乡离别的情感,以及对于理想未达成的憧憬和痛苦。这种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使得诗词充满了浓郁的离愁别绪,给读者留下深深的印象。
报道春归去,忙来看落红。岂知春不去,还在绿阴中。
十月颍水冰,问君行何为。行不顾斗米,自与五湖期。平生湖上游,幽事略能知。此後君最乐,穷年得游嬉。彩鲸抗波涛,风作鳞之而。鸣鼓上洞庭,笑看红橘垂。漠漠大梁下,黄沙吹酒旗。应怜故人愁,回首一相思。
巍然造化功,斡擘成岩豅。石顶滴清沥,洞深飕细风。我来畏暑间,憩此清冷中。缅怀二老调,逸思更无穷。
赏识元非易,登临政尔难。要须穷应接,宁可肆讥弹。胜践千年近,高风六月寒。由来炯水玉,固愈耀朱丹。
渐灼兰膏,覆满青烟罩地。簇宫花、撋荡纷委。万姓瞻仰,苒苒云龙香细。共稽首,同乐与,众方纪。
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