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寒深,江边雪满,楚台烟霭空濛。
一天飞絮,零乱点孤篷。
似我华颠雪领,浑无定、漂泊孤踪。
空凄黯,江天又晚,风袖倚蒙茸。
吾庐,犹记得,波横素练,玉做寒峰。
更短坡烟竹,声碎玲珑。
拟问山阴旧路,家何在、水远山重。
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
周紫芝(1082-1155),南宋文学家。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州市)人。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周紫芝,字小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属安徽)人。少时家贫,勤学不辍,绍兴十二年(1142年)进士。历官枢密院编修,绍兴十七年(1147年)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二十一年四月出京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为政简静,晚年隐居九江庐山。谀颂秦桧父子,为时论所嘲。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从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游,往来甚密。
以诗著名,无典故堆砌,自然顺畅。也能词,风格与诗近,清丽婉曲,无刻意雕琢痕迹。譬如《踏莎行》写离人别情:“游丝飞絮,斜阳烟渚,愁情无数。”给人的感觉是情深意切,景物迷离。堪称难得 的上乘之作。其中“泪珠阁定空相觑”一句的用词尤其巧妙,最后这一问更是催人泪下。其他如《生查子》、《西江月》、《菩萨蛮》、《谒金门》、《卜算子》等都是佳作。著有《太仓稊米集》七十卷、《竹坡诗话》一卷、《竹坡词》三卷。存词150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其诗在南宋之初特为杰出,无豫章生硬之弊,亦无江湖末派酸饀之习。”《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十六集部四云:“凡乐府诗二十七卷、文四十三卷,紫芝年过六十始通籍,而集中谀颂秦桧父子者,连篇累牍,殆于日暮途远,倒行逆施。其诗在南渡之初,则特为秀出,足以继眉山之后尘,伯仲于石湖剑南也。”
《潇湘夜雨(濡须对雪)》是宋代诗人周紫芝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孤独漂泊的心情。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潇湘夜雨(濡须对雪)
楼上寒深,江边雪满,楚台烟霭空濛。
一天飞絮,零乱点孤篷。
似我华颠雪领,浑无定、漂泊孤踪。
空凄黯,江天又晚,风袖倚蒙茸。
吾庐,犹记得,波横素练,玉做寒峰。
更短坡烟竹,声碎玲珑。
拟问山阴旧路,家何在、水远山重。
渔蓑冷,扁舟梦断,灯暗小窗中。
译文:
夜晚在潇湘地区下着雨,楼上寒意深沉,江边铺满了洁白的雪,楚台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
天空中飘飞着一片片的飞絮,零乱地点缀在孤独的小船上。
宛如我这颠倒的人生,毫无定所,漂泊孤迹。
空旷凄凉,江天渐渐昏暗,风轻拂着蒙茸的衣袖。
我仍然记得我的小屋,波浪横跨着素练,犹如玉雕的寒峰。
更短的坡上有烟雾缭绕的竹子,发出微弱的声响。
我想问问山阴古道,我的家在哪里?水在何方?山又重重叠叠。
渔夫的蓑衣冷落,扁舟中的梦已破碎,灯光暗淡在小窗户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孤独、迷茫和无定的情感。诗人通过楼上的景象、江边的雪和烟雾来营造诗中的寒冷和朦胧感。诗中的飞絮和点缀在小船上的景象,与诗人自身的漂泊孤独相呼应,形成了情景的对比。
诗人以自身为比喻,描绘了自己漂泊的境遇,没有固定的归宿,如同雪花飘零一般。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向往也在诗中得到体现,他记得自己的小屋和波浪横跨的素练,这些都是他过去的生活和美好的记忆。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他希望问问山阴古道,他的家在哪里?水在何方?山又是如此陡峭重重。这些问题凸显了诗人的迷茫和对归宿的渴望。诗的结尾以渔夫的蓑衣冷落、扁舟中的梦已破碎、小窗户中暗淡的灯光,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冷寂的夜晚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传达了对漂泊孤独生活的体验和对家园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绪和思绪的起伏。整首诗以悲凉的氛围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诉求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立夏连朝划地寒,看承芍药倩园官。秋千拆罢无聊赖,轩槛周遭绿一般。
紫塞晓屯兵,黄沙披甲卧。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燕然山上云,半是离乡魂。卫霍待富贵,岂能无乾坤。
薰梅染柳。借得东君手。柳色梅香到樽前,摅写才华八斗。当年占梦佳辰。今年乐事尤新。日侍玉皇香案,钧天日月常春。
莫嫌人不买,人亦爱苍翠。却是岁寒根,难种尘埃地。且归栽润底,映水成嘉致。他年苟合拱,采取不我弃。天子建明堂,此为栋梁备。
乞骸安晚节,养疾卧空村。月暗枭鸣树,船归犬吠门。藜羹加糁美,黍酒带醅浑。稚子能勤学,灯前与细论。
谬守无奇只靠于,一编周易一炉烟。抽毫难出相如右,觅句敢居灵运前。酒酌山羊方饯腊,签鸣土鼓又祈年。何时独放扁舟往,淡月西古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