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逍遥堂会宿二首》是苏辙的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来东阁凉如水,
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
风吹松竹雨凄凄。
中文译文:
秋天来临,东阁清凉如水,
客人已离去,山公却醉得像泥。
我困倦地躺在北窗下,呼唤不起来,
风吹拂着松树和竹子,雨悄悄地落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寂静的秋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第一句描述了秋天的凉爽,东阁的清凉使人感到舒适。第二句提到客人已经离去,而山公(指主人)却喝得醉醺醺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山公可以理解为主人在酒后沉溺于醉乡,或者指主人的心情郁闷,导致陷入沉思之中。第三句描述了诗人自己困倦地躺在北窗边,呼喊却无人回应,增加了一种孤独的感觉。最后一句以风吹拂松树和竹子,雨落在室外的景象,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整首诗词运用了对比和景物描写的手法,通过对客人离去、主人醉酒、诗人孤单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这个秋夜中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描写风吹松竹、雨落窗外的景象,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整首诗意境凄凉而宁静,给人一种思绪纷乱、寂寞孤独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和友谊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深深院。夜雨过,帘栊高卷。正满槛、海棠开欲半。仍朵朵、红深红浅。遥认三千宫女面。匀点点、胭脂未遍。更微带、春醪宿醉,袅娜香肌娇艳。日暖。芳心暗吐,含羞轻颤。笑繁杏夭桃争烂漫。爱容易、出墙临岸。子美当年游蜀苑。又岂是、无心眷恋。都只为、天然体态,难把诗工裁翦
不到田家又夏初,试从野老访耕锄。稻畦高下水皆足,天意雨晴时自如。学稼我犹慙孔子,问津君且向长沮。宦游何似团栾好,更念怀归畏简书。
金根载耜赴斋宫,晓日东郊望六龙。肯为三推便回辇,直须终亩劝耕农。
舜卿墓表屹东禅,却恐如今不得全。崇胜山中一堆土,故应汝骨尚依然。
令月吉日。王始加元服。去王幼志服袞职。钦若昊天。六合是式。率尔祖考。永永无极。
独起无人见,长河夜泛时。平芜疑自动,落月似相随。楚外离空早,关西去已迟。渔歌闻不绝,却轸洞庭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