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思道味咏吟哦,去住先贤有几何。
性识无凝关要妙,浮沈依约不言多。
但将子细分明说,犹恐闲非却被魔。
救世比来心所愿,逍遥尽入扣玄歌。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逍遥咏》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宋太宗。这首诗词传达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超越尘世束缚的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逍遥咏
寻思道味咏吟哦,
去住先贤有几何。
性识无凝关要妙,
浮沈依约不言多。
但将子细分明说,
犹恐闲非却被魔。
救世比来心所愿,
逍遥尽入扣玄歌。
【中文译文】
思索道的滋味,吟唱着呵,
前贤们的去与住有多少?
性情和认识无需被束缚,
浮沉依循约定,无需多言。
只是要将细节明确说出,
仍担心闲话会被邪魔扰乱。
拯救世界是我心愿的比较,
逍遥自在地融入探究玄妙的歌曲。
【诗意与赏析】
《逍遥咏》表达了宋太宗对于追求自由自在、超越尘世束缚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思考和吟咏的描绘,探索了道理的深意。他思索前贤们的言行,思考他们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态度。
诗中提到"性识无凝关要妙",意味着人的本性和认识没有必要受到束缚,应该保持开放和灵活,不受狭隘的限制。"浮沉依约不言多"表达了在探索道理的过程中,不必过多地言说,而是按照约定的方式去适应和理解。
诗人提到"救世比来心所愿",表明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拯救世界,追求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最后两句"逍遥尽入扣玄歌"表达了诗人在追求逍遥自在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入探究玄妙的歌曲,寻求更高层面的境界和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宋太宗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追求,强调了个体追求自由自在、超越束缚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深入探索与解脱,达到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
昔在少年场,终夜歌呼喧。相将酩酊去,月落城西偏。风流云散后,酒垆邈河山。君家素爱客,朝往常暮还。良酝倘可分,独酌当晤言。
望见官旗御舳舻,渔船争入沼中芦。藏船芦底犹有雨,屋底藏船雨也无。
香厨流瀑布,独院锁孤峰。绀发青螺长,文茵紫豹重。卵枯皆化燕,蜜老却成蜂。明月留人宿,秋声夜著松。
闲云潭影日悠悠。暮倚朱帘更少留。龙寿本齐箕与翼,□从今日,一年一度,东极庆千秋。
先生文章擅经纬,战法渊源如孔子。当时蜒獠沸溪洞,一扫蛮风净如水。胸中气压万人将,亿万貔貅资餽饷。汉家火德接天弦,秘计奇谋堪任相。愿公飞章告天子,敌疾如风走如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