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逍遥咏》

谁人信我说,我说亦非常。
苦行分明乐,缘深解即忙。
乘持如似梦,慕道得清凉。
影响随声应,玄门可度量。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作品评述

《逍遥咏》是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逍遥咏

谁人相信我所言,我所言也非常。
苦行与享乐分明,追求的道路通达而忙碌。
在修行的过程中,就像是置身梦境之中,
追求着道德的理念,得到了内心的清凉。
我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引起共鸣和回应,
玄妙的道理可以被理解和衡量。

诗意:
《逍遥咏》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追求道德境界的思考和感悟。诗中的"逍遥"意味着超脱尘世的自在和快乐,作者通过苦行与享乐的对比,表达了追求道德境界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修行的道路上,虽然会遇到困难和忙碌,但通过追求道德,可以获得内心的清凉和满足。诗中强调了道理的玄妙和智慧,以及作者对自己言行的自信。

赏析:
《逍遥咏》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对道德修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词通过对苦行与享乐的对比,呈现了一种平衡的生活态度,主张在追求快乐的同时,注重道德修养。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苦行"和"享乐"的对比,凸显了道德境界的重要性。诗词中的"逍遥"一词,更是诗人对自由自在、超越尘俗的追求的表达。整首诗词简练而深刻,通过简单的句子和形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 《庸庵同年于甲子重九集饮浦江高楼有诗纪事依》

    寄命湖船带梦游,又依海客恋残秋。楹书壁挂成千劫,波影花光聚一楼。映照须眉能玩世,支离皮骨故工愁。持杯各在飞鸿侧,咽入天风与唱愁。

  •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

    荐士满朝称弟侄,教民到处过儿孙。就中治陕偏清净,不似侯门似道门。

  • 《长思仙》

    入南京。赴蓬瀛。显出王风九转成。超然得上升。宠何荣。辱何惊。三髻山侗绝利名。何愁性不灵。

  • 《陶山十咏和邓牧心·上下二镬》

    元非铸冶自成湾,乌兔烹煎那得闲。却问黄粮几番熟,不知沸鼎在人间。

  • 《十月》

    塞向倾书槴,开炉积豆萁。林居得温暖,天遣养衰迟。瓮盎藏蔬後,鉏耰下麦时。农家冬最乐,我老颇能知。

  • 《自古吟》

    自古大圣人,犹以为难事。而况后世人,岂复便能至。求之不胜难,得之至容易。千人万人心,一人之心是。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