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名不易,一法贯真宗。
入位谁分别,深玄隐大功。
杳冥难测度,象外理皆同。
洞府群仙侣,三天顺九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逍遥咏》是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逍遥为主题,表达了追求自由、超越尘世的意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逍遥名不易,
逍遥的名字难以轻易获得,
一法贯真宗。
但只需掌握一种方法,即可通达至真宗的境地。
入位谁分别,
当进入位阶时,无人能辨别,
深玄隐大功。
深奥的玄妙蕴含着伟大的功绩。
杳冥难测度,
深邃的奥秘无法测量,
象外理皆同。
超越尘世的境界,一切法则皆相同。
洞府群仙侣,
在洞府中与众多仙侣相伴,
三天顺九重。
三天代表天界,九重代表地界,逍遥之境超脱于尘世的限制。
这首诗词通过运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追求逍遥自在的愿望。逍遥在这里具有超越尘世的意义,它代表一种超越物质世界束缚的境界。诗人通过描述逍遥的名字不易获得,以及逍遥境界的深奥和超越尘世的特质,表达了对自由、超越和精神境界的向往。
诗中的"一法贯真宗"意味着只需领悟一种方法,就能通向至真宗的境地。这种方法可能是指修身养性、悟道修行的方式。同时,诗中的"杳冥难测度"和"象外理皆同"表达了逍遥境界的深邃和超越尘世的意味。
最后,诗中的"洞府群仙侣"和"三天顺九重"描绘了逍遥境界中与仙侣相伴的情景,同时融合了天界和地界的意象,强调了逍遥之境的广阔和超越性。
这首诗词以简洁优美的语言,通过象征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自由、超越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它激发人们对内心自由、超越尘世的向往,同时展示了宋太宗对逍遥之境的理解和追求。
三日江行两日风,短篷掀舞浪花中。危疑正贵须臾忍,静定将收造化功。休叹退飞犹六鷁,会看遇顺若孤鸿。挽回一息南薰力,稳送征樯秋浦东。
白发苍颜五十三,北风不竞又来南。宦情於我蜡来淡,世味从渠密样甘。乌哺劬劳恩未报,雁行凄断痛何堪。记生纵有一樽酒,忍与妻孥共醉酣。
布衣阡陌动成群,卓荦高才独见君。杞梓豫章蟠绝壑,骐驎騕褭跨浮云。行藏已许终身共,生死那知半路分。便恐世间无妙质,鼻端从此罢挥斤。
黄薜老婆,大愚饶舌。佛法无多子,正眼瞎驴灭。妙严突出拄杖,三人证龟成鳖。拄杖子,善甄别。硬却脊梁,莫教漏泄。观音菩萨将钱买胡饼,放下却是一块生铁。
吴牛行欲老,汉马焉得肥。筋力不可恃,游子当念归。
冲暑相迎慰寂寥,忍寒为别助萧条。笑谈但喜频挥麈,梦想何尝到续貂,已辨犁锄供老圃,尚乘轺传吒公朝。班联若问官联旧,说与思归不自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