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逍遥咏》

逍遥自在何拘束,天地希夷无返覆。
勿把他心向外求,真宗理道相和睦。

作者介绍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作品评述

《逍遥咏》是宋太宗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自由自在、超脱尘俗的情怀。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逍遥自在何拘束,
天地希夷无返覆。
勿把他心向外求,
真宗理道相和睦。

译文:
自由自在地逍遥,何需束缚?
天地如此宁静平和,没有回音。
不要把注意力寄托在外界追求上,
真正的宗旨在于理解道义,与之和谐相处。

诗意:
《逍遥咏》表达了宋太宗对自由自在、超脱尘俗的追求。诗中,太宗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心境,认为真正的逍遥与满足不在于外界的返覆与回应,而是来自内心对道义的体悟和理解。他强调不要被外在的干扰和诱惑所困扰,而是要专注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逍遥自在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逍遥自在生活态度的追求。通过运用对比的手法,太宗将纷繁复杂的尘世与宁静平和的天地形成强烈的对比。他告诫人们不要追求外在的回应和物质的满足,而是要从内心寻找真正的自由。这种追求自由的心态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境界和内心平静的向往,彰显了一种超越尘俗、追求内心安宁的智慧和境界。整首诗以简练的表达方式,体现了宋太宗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交廉布书事三首呈郎中机宜诗韵》

    区宇半荆棘,干戈犹未休。屡空无计奈,多病不禁愁。农具应须办,朝簪便合投。全家耕谷口,一饱更何忧。

  • 《里社》

    郊天社地君所重,翦秸刲匏微得供。秦皇汉帝陋古初,桀畴殊坛倾力奉。年年属车九重出,羽卫千人万人从。黄金日搜尽崖窟,飞樯走箠华夷动。马蹄路南村有社,里老邀神迎且送。荒林破屋风雨入,野鼠山狐狼藉共。何言茅箸古瓦瓯,稻饭豚蹄人得用。

  • 《寄赵鄂州》

    田家禾黍方登场,枯桑索索天雨霜。黄花篱落尚可醉,今我不乐思武昌。武昌使君半年别,前日书来慰愁绝。想思为我作西亭,徙倚阑干只明月。大材开府何优游,政声日随江水流。赐金增秩未为宠,咫尺丹诏催归辀。灯前春雨同挥翰,南风吹船着淮岸。云间过雁唤愁生,短褐饭牛歌夜半。

  • 《下洞》

    天香亭下影婆娑,四畔高林结绿萝。云外飞仙不曾见,唯应翠树阅人多。

  • 《首尾吟》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喜老时。明著衣冠为士子,高谈仁义作男儿。敢於世上明开眼,肯向人间浪皱眉。六十七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 《题东林白莲》

    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秋风明月下,斋日影堂前。色后群芳拆,香殊百和燃。谁知不染性,一片好心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